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因此这里所说的管理创新模式是指创新行为过程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管理创新除了需要前述的六个必备条件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制约着创新过程的顺利展开,制约着创新成果的成功程度及成果本身的质量。这些因素从东西方企业管理已有的创新来看大约有下述一些。
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是一种环境因素,但由于社会文化以其无形的状态深入企业员工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故创新主体的主导意识、价值观必然受到其熏陶。在这样的条件下,创新目标、创新行为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最终导致创新成果也受其约束。在东西方企业管理创新差异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东西方管理创新背后社会文化的不同作用力。
2.社会生产力水平。表面上看管理创新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似乎只对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但实际上社会生产力水平状况对管理创新也有反作用。这一反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样的管理需要,然后才谈得上管理创新。为什么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会产生现代管理方法而不是之前或之中,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力迅速提高的状况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便有一批创新的主体顺应潮流,经过努力终于创造出一些奇迹。其次,生产力水平状况对创新主体的创新素质、能力的发挥也有约束作用,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约束着创新条件的具备程度。
3.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手段,而且其发展的成果也引入了管理领域,帮助管理方面实现突破。最近兴起的企业柔性制造系统,一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地变换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工艺,促进了品种的多样化,直接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另一方面对现有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态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促使管理方面不得不进行创新。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思想,甚至被用来对整个企业管理系统进行柔性化改造创新,得出了柔性管理的一般模式。
4.企业的当前管理水平。企业当前的总体管理水平对管理创新有直接的影响。在一个管理还很落后的企业中要获得某种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是难以想象的,这是因为现实与创新目标距离太远。当然,不能说这类企业就一定不可能有创新成果出现。不过一般而言,有多企业推出的管理新思路、新方法不过是在名词上玩个花样,实质上不过是原有管理思路、方法在企业中的重现而已。
5.企业的创新机制。企业的创新机制产生于企业内环境与企业创新的氛围之中,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对管理创新有推动和激发作用,反之则不能有效推出管理创新。为什么许多企业不能在管理上有所创新,而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就是一个原因。也许很多员工有许多管理方面的创意,但在没有创新机制的企业中,这些天才的想法不久就会消失。
6.创新导向因素。企业对管理创新怎么看,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激励手段配合,是否鼓励创新,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导向因素。许多企业往往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方面有良好的导向设计,然而对管理创新则没有,这样长此以往自然就不会有管理上的创新,甚至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变得非常缓慢。
(二)管理创新的模式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创新行为过程已用简图予以表示(图3-1,图3-2)。(www.xing528.com)
创新行为的发生除了图3-1中所示的具体内在因素外,还受到企业本身创新导向的引导、创新机制的作用以及管理基础水平的支撑。这三个因素在图3-2中分别用A、B、C三点表示。这三个因素本身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这在球中的锥体上得到反映。这个锥体的顶点又位于球面上,球体F 综合了社会文化、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因素,形成一个混同的弥漫体对创新行为发生外围方面的影响,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导向、创新机制和创新的管理基础。
图3-1 创新行为过程
A——创新导向
B——创新机制
C——创新基础
D——创新行动
F——球体,为创新的社会文化因素、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因素的综合。
图3-2 创新行为影响因素
前面所述的创新的必备条件应该是创新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创意产生和创新行为顺利进行的保障,故它出现在图3-1,即创新行为图中。创新条件与创新的影响因素也是交互影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条件也是创新的影响因素。当管理创新发生时,虽然创新主体未必能察觉到上述过程,但实际上创新行为与成果就是上述复杂关系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