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动化机器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问题

自动化机器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问题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家以延长劳动时间剥削绝对剩余价值和增加劳动强度剥削相对剩余价值的两种剥削方式。[1]在中国有重要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哈贝马斯认为,由于自动化从本质上改变了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关系,所以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过时不可避免。

自动化机器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问题

自从发生了新科技革命,特别是电子信息与机械化相结合生产自动化后,人类社会财富创造呈几何式增长,生产自动化也就成为形形色色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主要理由,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坚持与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者争论的焦点之一。

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否正确与剥削是否有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家以延长劳动时间剥削绝对剩余价值和增加劳动强度剥削相对剩余价值的两种剥削方式。有经济学家说,马克思关于资本家剥削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现实的情况是:工厂主既没有延长劳动时间,也没有增加劳动强度;过去每周劳动6天,现在每周劳动5天,劳动时间非但没有延长,反而缩短了;过去盖高楼是用人工一层一层往楼上背砖、背水泥,现在只要一按电钮,高压泵就把水泥砂浆打压到上面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是增加而是减轻了。不仅如此,资本家创办工厂,雇佣劳动者,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如果说资本家有剥削,那么这种剥削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对于以上的说法,笔者曾征询过一些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大学生,一部分厅局级、县处级、科级官员及一般干部,并特别注意征询了不少工人、农民、农民工,部分人的回答是一致的,即他们认为上述说法符合现实,是对的。也就是说,他们也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家剥削的理论是错误的,至少是过时了。有个别人较为谨慎,对以上问题没有作答。

如果还承认马克思关于资本家剥削的理论是正确的,而“限制”剥削是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的措施,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但如果认为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共产党所担负的消灭剥削的神圣职责毫无意义。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的人很多,不仅有反马克思主义学派,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有些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学者,先是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混乱,比如,波兰的布尔楚维斯基、匈牙利的卢卡奇等人,认为恩格斯自然主义是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相对立的,对马克思主义予以否定。被誉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大师和明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认为机器只能转移旧价值,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说明马克思当时并没有充分预见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价值来源都会发生变化,他曾说过,“导致机器已不再作为个别的生产工具起作用的技术改革,似乎已使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不再适用了”“随着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不再适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告吹了”“自动化从本质上改变了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自动化趋向于使生产率不再由‘个人的生产量’,而是由‘机器’所决定”。[1]在中国有重要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哈贝马斯认为,由于自动化从本质上改变了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关系,所以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过时不可避免。他说:“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导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立的前提不存在了”,“既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失效了”。[2]中国也有部分学者无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科学性,武断地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过时论的鼓噪声中,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粉墨登场。比如,有人捡起几百年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说事,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为圭臬,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如果不带偏见,在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之后,就会得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科学的结论。而科学,只会发展,不会过时。

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不如资本主义私有制。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发生了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在内的科技革命,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经过这场革命,世界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工业产品将不再是社会主要产品,而电子信息产品将成为社会的主要产品。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发生的由游牧社会进入农业社会的农业革命为第一次浪潮,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为第二次浪潮,这次以电子信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第三次浪潮。由于科技革命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而有人借此鼓吹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由第三次浪潮所催生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对立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阶级斗争中前进的论点过时了,或者说根本就是错误的。有人还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联系起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不民主,说它是建立在财产不自由基础之上的。有人借此鼓吹私有化,他们说,由于公有制使人的收入单一化,所以人也没有了发言权和自由,而自由则是社会创造力的源泉,因而社会主义要想快速地发展经济,必须把私有制经过革命转化为公有制的过程反转过来,经过改革,重新恢复私有制。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的剥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如此,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国家才能有大的发展。(www.xing528.com)

重新私有化以发展经济,已经在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试验过了。比如,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曾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导致商品短缺为突破口,攻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调必须过渡到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政府必须放弃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自由市场竞争,经济才有活力。苏联前副总理、经济学家亚夫林斯基与他的哈佛大学老师们一起闭门造车,于1990年制定了苏联的私有化规划。当时绝大多数苏联领导人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只有实行私有化,才能打破国家对经济领域的垄断,才能健全有效的市场,才能直接把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结合起来,才能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消除管理混乱、贪污受贿和“影子经济”。事实是,私有化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被特权阶层掠夺,私有化的恶果也立刻显现出来:苏联的经济增长率1988年尚为5.5%,1989年为3.2%,1990年实行私有化后,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2%,1991年为-9.0%。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一定产生剥削,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不一定意味着与剥削无缘。比如社会主义国家的贪官污吏的贪腐行为就是剥削,但他们却不在经济学所界定的剥削之列,所以,不能以生产资料公有还是私有来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种看法是把个人的贪污受贿行为等同于阶级剥削,在学术上是不严肃的。

4.劳动价值论是否应为知识价值论所替代。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加之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工程、激光技术、海洋技术等的新发现,不仅使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加快,而且使生产向无人化阶段迈进,这种情况与肩挑手提的财富创造方式有天壤之别。要发现和发展这些新科学技术,没有一定的知识是不行的,所以,有经济学家提出,应该以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同意因此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科学技术创造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价值量越来越大,这是事实。但是,这种情况,可以用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论述来解释。科技劳动体现的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所以,科技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体力劳动的若干倍。但他们苦于无法精确计量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无论否定还是肯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都认同知识形成价值,或掌握知识的人创造比体力劳动者更多的价值。也有人据此认为,掌握了更多知识的人,应该成为资本家,他们为这样的资本家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知本家”。

到底应不应该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我的探讨结论是知识价值论根本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参阅本书第十二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