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伙制的巨大力量来自于它将分散的资金集合起来投资建立企业的能力。尽管受合伙性质的影响,它所集合的管理能力十分有限,但是每个合伙人都愿意尽最大努力工作,因为他们要分享企业的利润。股份合作制的最大弱点是它内在的不稳定。企业是由个人自愿联合建立的。尽管所有的合伙人都有平等的经济权利,必定有一个合伙人要做指挥企业发展的领袖人物。合伙人并不一定总是与总经理的意见一致,他们之间的分歧可能导致股东撤资。
战前的批发企业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批发交易的一个特色是进出比较自由。同时,由于大多资本积压在原料和成品上,企业很容易解散,也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建立新的企业。对于当代的企业来说,合伙人之间意见分歧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是由于大多投资是在生产上,商业合伙的解散就相对困难一些。当企业发生危机时,站在多数立场的合伙人不得不买断少数意见不一致的合伙人的权益。这种过程往往要花费一年或更多的时间,所有的合伙人必须对当前企业资产的估价意见一致,并且制定出买断将要离开企业的合伙人权益的方案。这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因为剩余的合伙人往往要取出在企业的存款来买断那些要离开的合伙人的权益。由于一些原始股东的撤资,或者企业购买新的固定资产,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债务增加,或者更加依赖外来的资金。
尽管我们调查中的大多企业已经存在了10年以上,一半(34家中的17家)企业已经有原始合伙人撤走的经历。造成合伙协议崩溃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关于管理策略的分歧,希望建立新的工厂,以及不满意于利润率等(表9.2提供了17家企业的具体资料)。下面让我们观察一些案例,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企业的分裂。
调查中一些企业(如2号和4号企业)的合伙人撤资是由于在扩大生产上发生了分歧。在几乎所有这类情形中,企业的扩张包含着生产需要转向技术层次较高的方向发展。企业的扩张因此需要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增加,同时常常伴随着债务负担的增加。由于企业本来是盈利的,一些合伙人不愿意承担新的风险,从而决定撤出。以2号企业为例,当企业决定从地毯线生产转向精毛纺生产时,15个合伙人中的3个撤走了。这一转变需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从18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那些离开的合伙人担心企业缺乏从事新生产的经验。再以4号企业为例,企业成立刚刚两年,17个合伙人就剩13个了。该企业最初从事的是毛织业的承包业务。1993年从毛织业向精毛纺业的转变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00万元,银行外债从30万上升到255万元。
合伙企业变化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合伙人想要建立自己的独立企业。这也是高阳地区相当浓厚的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尽管合伙人在理论上是平等的,随着股份合作制的建立,其中一名合伙人要成为企业管理层的领导角色。总经理往往视企业为私人财产,社区成员也往往以合伙人中的领导者的名义看待该企业。由于其他的合伙人都是管理成员,我们可以把合伙企业看作是企业家的培训基地。参与合伙为自身提供了在职培训和经验,合伙人也可积累资金,为建立新的合伙企业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战前的纺织业有着相似的企业家精神和实践,许多批发企业的职员后来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以他们在大型批发企业工作期间获得的培训和积累的资金为基础。对于企业的总经理来说,这些事情很麻烦。一家领先的纺纱企业经理就曾痛心于保留受过培训、富有经验的职员的困难;一旦年轻的职员学会了交易,并且建立了一套关系网,他们就会离开企业建立自己的事业。他认为,这是高阳地区盛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板”这一理念作用的结果。
表9.2 商业合伙制的变化
股东撤资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企业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几乎所有这类情形都发生在1989年之后。由于学生运动的一个因素是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指示急剧收缩信用,这一决定对一些企业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导致它们利润下降,迫使一些企业暂时中止生产。销售不畅和预期利润的不确定使当时的一些股东撤出企业。
尽管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的股东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些企业克服了困境,仍然在发展。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中国关于股份合作制的文献一般认为,商业组织的合伙形式往往会因为股东的分歧而走向失败。[82]高阳也存在关于合伙制经常出现失败的讨论,但是他们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解释这一问题。一句地方谚语说,“高阳人容易联合也容易分开”,意思是商业合伙制的自然解散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尽管合伙制的解散会给企业带来暂时的危机,但是没有迹象显示建立这类组织的热情有所下降。在高阳人的眼中,集聚资金所带来的优势似乎盖过了合伙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很好的组织新企业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