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发商的经营策略与发展模式

批发商的经营策略与发展模式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的商号从事简单的交换活动:从天津批发商处购买棉纱,运销给高阳的织户,购买成品布并且销售成品布给外地来高阳做生意的批发商们。批发商号的发展模式遵循两个轨迹:第一个是垂直一体化策略,第二个是复制原商号的经营模式建立新的独立的商号。一个批发商号花费在一个“织茬子”织户身上的成本是多少呢?然而,当批发商号与织户签订协议后,它的投资仍然集中在被称为广义的流通资本上——原料、加工中的产品以及成品。

批发商的经营策略与发展模式

大多早期的商号是按一般的商业企业形式建立的,当高阳作为一个织布工业区的地位确立时,1913—1919期间早期这些商号开始转向专营布线业务。最早的商号从事简单的交换活动:从天津批发商处购买棉纱,运销给高阳的织户,购买成品布并且销售成品布给外地来高阳做生意的批发商们。尽管各种不同的业务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是大多活动是以市场为中介独立进行的。不久,先行的商号就开始精心安排它们的组织结构,参与新的业务,采取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批发商号的发展模式遵循两个轨迹:第一个是垂直一体化策略,第二个是复制原商号的经营模式建立新的独立的商号。让我们首先考察批发商号的垂直一体化过程。

从历史上看,垂直一体化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商号分布区域的变化,特别是直接面对地区批发商的销售机构,即外庄的建立。建立外庄需要较大的投资、更多的职员以及更加精细的商号内部沟通体制。外庄的拓展不仅使得市场销售更为积极,而且使得关于地区市场的需求信息流更为密集,这些信息构成商号生产计划的一部分,可以说外庄的建立提高了商号的经营效率

第二步是发展撒机子生产体系,把从前独立的织户控制在批发商手中(根据契约关系形成的此类织户称为“织茬子”的织户——译者注)。织茬子的织户根据商号的订单生产,使用商号提供的原料,但是在自己家中使用自己的织机完成工作。这种契约式织布方式能够确保商号在市场繁荣时,因供给短缺抬高市场价格时有可靠的供货来源,而且它也使得商号能够调整生产以满足市场对特定型号和花样的织物的需求。契约式织布制度于1913—1919年代中期发展起来,它是对市场变化的回应,此时的市场需求由廉价的平纹布转向质优价高的特定产品。对于批发商号来说,这种制度需要更多的投资,因为商号要向织户提供原料,而不是由他们自行购买原料。(www.xing528.com)

一个批发商号花费在一个“织茬子”织户身上的成本是多少呢?据厉风的估计,20世纪30年代早期,一个批发商号对一台定机的投资约是560元,包括织机开工前所要耗费的原料成本、预备过程中的耗费,以及积压未销货物的成本。厉风认为从纱线进口到成品销售完毕获得收益,至少需要3个月的周期。[109]高阳的批发商中大多数是小商号,它们控制的织户不到100户,但是像蚨丰这样的大商号,则拥有1000台约定的织机。[110]高阳的撒机子体系是与从生产平纹布向色织布和花色布的转移联系在一起的。它代表了从商业向生产领域的逆向一体化过程的第一步。然而,当批发商号与织户签订协议后,它的投资仍然集中在被称为广义的流通资本上——原料、加工中的产品以及成品。契约式织布制度采用后不久,一些大的商号采取了更进一步的行动,投资于生产过程,建立染色和轧光厂。这代表了第一次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固定投资不能被用于其他用途。这种最早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在手工操作的工厂,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染色整理工厂开始引入机械化的设备。

上述步骤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的批发商号,从原料供给、织布、染色、整理到最终销售控制的形成。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这种一体化体系的建立,让我们观察一下蚨丰后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