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就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议题。[1]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可持续发展属于“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2]需要各国以及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协商、维护。从具体牵涉的议题来看,能力建设关系到贸易、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众多问题;从互动各方来看,它还涉及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等全球性议题。
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域,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要求发达国家在能力建设方面承担应尽的责任。不仅如此,中国还以实际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帮助。在当前国际主要行为主体对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问题态度趋向一致的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也与国际社会保持高度一致,即正面、肯定、支持。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与发达国家协商沟通,呼吁整个国际社会对该议题予以关注和支持。这种态度和立场不仅反映在历次国际会议的多边宣言、决议、公约之中,也反映在各种场合的双边声明之中。同时,中国在继续参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方面,还有如下几个领域需要形成相应的策略与推进措施。
(一)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
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参与推动能力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例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通过开展大量的“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项目,已经着力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及双边合作,通过相关国际合作项目大力开展能力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老挝等发展中国家纷纷来中国,学习交流关于制定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做出了贡献。[3]促进此类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不仅有助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也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将促进中国树立更为良好的国际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二)积极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资金基础
国际性的资金支持是增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基础。中国应继续努力参与对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调整,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确保本国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并进一步推动资金使用上向发展中国家倾斜。中国应对IMF等组织的资金方面继续强化既有立场,即对资金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划、严格监管,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有效,重点帮助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4](www.xing528.com)
(三)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
教科文事业是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发挥软实力优势,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了解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能力建设的领域选择上,中国应更为积极地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权威组织在发展中国家推进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各项计划和活动,进而在促进发展中国家间教科文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教育科学能力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领域的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领域是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核心范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社会的支持不可或缺。在这一方面,中国应进一步秉承原有的坚定态度,与发展中国家协调立场,促进国际社会环境金融、技术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援助。在全球增长迅速的碳金融市场上,其主要碳基金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能力较弱,面向低碳经济的金融市场还未建立。中国应积极促进国际社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使发展中国家能“平等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5]在生态领域,中国应推进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生态环境脆弱,监测、评估及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不足,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等问题。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高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充分参与。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技术资金匮乏和能力“赤字”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瓶颈。[6]中国应推动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力度,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能力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