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可以从“文化”和“产业”两方面来理解:文化产业既有明显的文化属性,也带有明显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是指产业的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创造性等精神内容,具有较为广泛认同的文化成分;经济属性则是指产业已经将文化转化为一种生产力,在给人们带来精神力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应,成为社会财富增加的一部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好莱坞大片、NBA、迪士尼乐园、《时代》杂志等美国大众文化席卷整个世界。《泰坦尼克号》一部好莱坞电影自1997年公映以来创造了18亿美元的利润。现在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25%,每年能够创造近9000亿美元的价值,从而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再比如说,日本的文化娱乐业的经营收入远远超过其汽车产业,其是世界上动漫的第一生产大国。日本的电影和音乐收入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可见随着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增大,文化软实力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文化部在1998年设立文化产业司,2000年出台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我国官方首次出现“文化产业”的概念,也正式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中,文化产业的地位持续提升。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指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具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2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5月,文化部进一步明确重点、细化措施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www.xing528.com)
近年来双牌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的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不断推进文化行政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具有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之称的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出发点,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挺起“文化名县”的筋骨和脊梁。2013年,双牌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双牌文化强县战略实施纲要(2013—2018年)》,明确了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县的总要求。纲要提出了到2018年将双牌县建设成为文明程度高、公民综合素质高、文化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的文化生态强县的现实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