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一场大雨,居然多人溺死,我这个从小见惯了洪水的农村人,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城市里的水浸,哪怕再严重,也不像农村的山洪,让人完全来不及反应。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外通报:截至26日晚,北京区域内“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人员已升至77人,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除抢险救援中因公殉职的5人外,其他的61名遇难者中,有11名系驾车溺亡。
驾车在马路上淹死了,真是奇闻。于是,网络上、报纸上,开始认真地讨论如何在水下的车内破窗自救——是用铁锤好、高跟鞋好,还是汽车头枕好。
可是,对一个普通司机来说,谨慎驾驶,避免陷入这种困境,才是有意义的。对一个普通人,真正陷入那种困境之中,是很难保持清醒和冷静的;而多数人,车上长期准备一个救生器械包,估计也是不现实的——现在连安全带的使用都还没有普及呢!让安全带提醒装置“闭嘴”的替用插头,倒是比较普及。
说实话,对在立交桥下淹死在车内的遇难者,除了抱有万分的同情,我还有些不理解:桥下明明有积水,为什么还要冒险把车开下去?眼见积水慢慢升高,为什么不及时弃车逃生?(www.xing528.com)
广州街道浸水的概率比北京实在高太多了,我就遇过多次,我没有研究过如何用座椅头枕撬开车窗玻璃,车内也没有常备一个铁锤——很不好意思,灭火器和儿童安全座椅,我的车内也没有,我采取的是另一种办法:永远不去冒险,永远带着敬畏之心开车;而危险真正突发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弃车而逃——虽然那部车对我而言,也是一项重要财产。
防患于未然,应该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但从现实来看,很多人却的确又都不懂。不去研究如何避免落水,却研究如何在落水后自救;不去小心驾驶,避免事故,却总在事故发生后,抱怨气囊为何没有打开;不反省自己为何总是喜欢跟车太近,却总在追尾后抱怨制动不好……;我们舍本逐末的事情干得太多了!
借题发挥一下:现在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已经非常突出,但是,那么多厂家,个个都在建厂扩能,就像开车勇闯桥下积水的司机一样,总相信自己的车马力大、底盘高,危机只属于别人。结果,市场的洪水来得比想象中更加凶猛,于是我们看到和即将还会看到许多人被困在水底的车内,拍窗呼救——他们赶得太急,车内没有准备任何救生器械包。
2012-7-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