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靠原则高于一切:成功的秘诀

靠原则高于一切:成功的秘诀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团队明白了“客户第一”这个原则,那么这个副总应当这样开会:首先,我们的原则是客户第一,责任以后再查,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交货。也就是说,先有“客户第一”的原则,才有这个原则下的制度。在企业中,我们所讲的原则都是一些商业原则,其实没有多少,比如客户第一、互利共赢、价值交换、契约精神、和谐发展、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等。其中“客户第一”是最高的原则,因为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靠原则高于一切:成功的秘诀

案例:推来推去的责任

有一家生产机床的企业,向客户交货10台机床的日期已经到了,但是还没有交货,客户几次电话催货,每天都要催货,甚至已经开始骂人了。由于总经理在国外出差,由生产副总牵头召开了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碰头会。这个会一开始还商量如何抢时间、加快交货的话题,但是不知谁说了一句“这都是生产部的责任”,结果会场就乱了。生产部说是技术部的责任,技术部说是采购部的责任,如何想办法尽快交货的问题已经被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各部门吵成了一锅粥,关于如何尽快交货的措施,到最后也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

后来,总经理回来大怒,把这些部门经理训斥了一通,还把副总免了职,副总还觉得委屈,理由是不分清责任,怎么执行呀?让谁做,谁都说不是我的事,公司也没有相关制度规定,以后出了这种问题到底谁来负责处理。

总想把责任“赖”在别人身上,别人“赖”不到,就“赖”在制度上,一定要找一个什么东西来承担责任,或者让责任在推诿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只有一条,把自己“摘”干净。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典型的依赖人格吗?

经常有员工会有类似的抱怨,“没有制度,让我们怎么执行呀”“标准不清楚,让我们怎么执行呀”“职责没有划清,让我们怎么执行呀”,一句话,请公司拿出标准来,我再执行。这就是典型的依赖人格,把不执行的问题归结到公司没有给我定出标准来。我们不禁要问:没有规章制度,我们就不执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制度,我们难道没有原则了吗?什么是原则?原则就是公理,原则就是底线,原则就是常识,原则就是良知,原则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做人做事的善意。

如果团队明白了“客户第一”这个原则,那么这个副总应当这样开会:首先,我们的原则是客户第一,责任以后再查,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交货。其次,先由生产部负责,别管三七二十一,先生产出来再说,要什么支持公司都给。接下来,配送部立即组织运输,产品一下线就立即装车出发,一刻也不准耽搁。最后,销售部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通报生产情况,注意态度要好,把客户对我们的抱怨降到最低点。

在客户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我们再回来重新研究两个制度问题:一是从部门业务流程与执行上找漏洞,以完善现有的制度;二是制定一个紧急预案,当出现紧急订单时,就启动这个预案,以防到时手忙脚乱。也就是说,先有“客户第一”的原则,才有这个原则下的制度。

因此,没有标准就无法执行,其实就是不执行的借口。没有标准,先按原则执行,执行之后,再做出标准来执行,这就是企业制度化的过程。当我们自己将公司不清楚的制度清晰化了,把公司不完善的制度健全了,就是建立了团队合作的规则,大家在规则中行事,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不健全给自己带来的烦恼,消除了标准不清楚带来的配合不畅。

由此可见,我们似乎都自以为是地懂得什么是原则,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但是一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考察,就立即暴露出了不执行的问题。作为一支执行团队,作为一家崇尚执行的公司,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呢?在企业中,我们所讲的原则都是一些商业原则,其实没有多少,比如客户第一、互利共赢、价值交换、契约精神、和谐发展、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等。其中“客户第一”是最高的原则,因为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原则是一切原则的基础,原则清,方向明,行动快。(www.xing528.com)

案例:谁说了算

有一家做贸易的公司,老板从卖建材起家,逐渐做大,业务越来越多,员工队伍越来越大,但是管理却一直跟不上。他有一位中学同学在财政局工作,正巧工作中出了点儿事,也不想干了。这位老板顺势请他来做公司副总,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包括一定的采购审批权、员工的考核权等。

这位副总的确有才华,能写能说,工作勤奋,敢说敢为,老板总是表扬他有水平。他建立了管理制度,规范了管理行为,业绩也不错。不过时间一长,这位副总就滋长了一些骄傲情绪,以为自己确实很了不起,说话越来越放肆,比如有时当着员工的面说:“我在公司是不可替代的,老板的决策也要听我的意见,出现争议时老板也得让我三分。”后来发展到在员工面前诋毁老板,说老板就是运气好,实际上对管理什么也不懂。员工从敬佩他,慢慢变成了怕他,他说的话、批准的事,谁也不敢吭声。有一次,采购没有签订合同,就让供应商进货了,价格很高,质量很差。采购员提出需要完善合同,但是这位副总以业务紧急、特事特办为理由,把员工们的意见压了下来,甚至有一位提出异议的员工,在当月绩效考核中,被这位副总找了一个理由扣了奖金,另一位员工知道副总从供应商那里收了好处,也被副总调到其他部门。对老板汇报工作时,这位副总从来都说:“业务很顺利,客户很满意,根本没有问题,老板放心好了。”然后,自己就擅自做主干了许多违反公司制度的事情。最后,老板偶尔与一位老客户通电话,才知道这位副总干了许多以次充好的事,老客户碍于与老板的交情,有些时候也没有追究。老板经过调查发现这类受损失的客户还真不少,才感觉事情不对劲儿,让财务重新查合同和客户验收单,结果发现了许多“以次充好”的事情。

老板很生气,心想:我这么信任你,你怎么能这么干?在一次季度考核的时候,老板就扣了这位副总的季度奖,结果这位副总马上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他告诉老板:“我不干了,你愿意找谁就找谁去。”老板一怒之下也批了,于是副总在下边跟员工说老板“为富不仁,卸磨杀驴”。这时,一些员工看到老板动手了,纷纷向老板报告这位副总欺上瞒下、说老板坏话、打压员工、糊弄客户、私下收钱的恶行。

这件事了结了,老板与副总分道扬镳了,但是老板陷入了痛苦之中,他是老板的同学,老板这么信任他,他为什么还在背后做这些不地道的事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板不坚持原则,给信任、给授权,但是没有跟上监督机制,任由副总滥用权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给员工错觉,让大家觉得这位副总是老板的人。二是副总没有做人做事的原则,缺乏职业道德,拿着公司的钱,干着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他对权力看得太重,自我膨胀,非常贪婪。三是员工方面也有问题,为什么发现副总不执行公司的制度,发现明显的违规现象却不敢吭声呢?都是老员工,对公司的文化、制度、老板的为人都很清楚,但是都强忍了。因为他们怕得罪副总,怕副总给自己穿小鞋,认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副总手里,选择了明哲保身。

副总走了,我们不谈了,我们要总结的是:老板的错误是“捧杀”,把副总抬得太高,最后造成了副总自我膨胀,被老板辞掉了;员工的错误是“忍杀”,明明知道副总是错误的,却没有大胆地指出来,看着别人犯错误不说话,看着客户利益、公司利益、团队利益受损失却不吭气,这是不负责的行为,也是一种间接的“害人行为”。

老板最后总结了自己的问题,觉得应当向员工灌输一种思想:公司价值观第一、规则第一、公理第一,包括我在内,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靠原则与制度做公司,不是靠我做公司,不是靠权力与面子做公司,大家不要看我的脸色行事,要看原则行事。员工们也要懂得,放纵不良行为,就等于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像看见大街上有人伤人,你不去管,那么就会破坏公平正义社会安全感,迟早有一天这种伤害会传导到你的头上。我认为这个总结很好,是一次独立人格的启蒙,这家公司开始真正有原则、有文化了。

在公司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谁说了算”。有人说,董事长说了算,有人说制度说了算,当然董事长必须在制度约束下行事,还是制度说了算。成长型企业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制度,谁说了算?当然是价值观,是原则,是公理。因此,执行的理念告诉我们:原则大于制度,制度大于总经理。制度会有许多内容,而原则就那么几条,要教会团队必须坚守这些基本的商业原则,我们的独立人格才会修炼好,团队内部出现认识误区时,才会有“灯塔”指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