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态园能源系统遵循“品位对接、梯级利用、削峰填谷、互补调峰”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多能源和混配供应的泛能微网系统,如附图6、附图7所示。在这种新的供能模式中,利用系统能效四环节理论,从能源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即能源供给、存储、传输、消费、回收)入手,融合各种新能源技术,在满足园区冷、热、气、生活热水以及部分电力需求的同时,对各种能源和资源进行循环与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升能源系统的运行保障水平和生态园区能源供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园区内的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人们生活提供安全、稳定和高品质的系统能源。
附图6 泛能微网系统(一)
(1)能源生产环节(源):在能源生产端,将园区周边部分的市政电力、市政气网、大唐风电、清洁热力及余热进行集成和综合利用,形成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循环生产模式。利用区域泛能站将生产环节提供的各种能源进行调配后,通过泛能区域网主干网将电力、燃气、热力输送到各片区泛能站。各片区泛能站根据终端用户的用能特点,按需求供能。
(2)能源储运环节(网-储):在生态园内建设L- CNG站,在泛能站内建设储冷热装置、储电装置。对园区用能实行削峰填谷的同时保障园区供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一方面减少储能系统的规模,另外降低系统运营费用。此外,利用泛能区域网的主干网在泛能站之间进行互联互通,保障区域内电、气、热能够互补调峰,提高供能系统利用率的同时保障供能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备用设备的投资。
(3)泛能站:对园区外部接入的各种集中式供能、分布式供能、储能、余热回收等系统进行高效集成,形成以区域泛能站为核心的能源调配系统,通过泛能区域网主干网与泛能站连接,满足区块能源供应。(www.xing528.com)
(4)能源应用环节(荷):对生态园内工业、建筑、交通等用能系统分别进行节能优化,降低终端用能需求的总量。其中,园区内建筑在满足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德国DGNB可持续发展建筑标准的前提下,同时保证舒适度和经济性,实施主动和被动节能优化,提高建筑节能率;园区内工业系统单位产品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过程产生的余能或废物要利用泛能网进行回收,或作为下游产业的原料进行循环利用;园区内公共交通应采用清洁能源汽车,清洁交通应与青岛现有清洁交通系统对接。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户所需的电、气、热等各种能源全部由泛能站通过泛能微网供应,终端用户产生的各种余能全部接入泛能微网回收利用。泛能微网与泛能区域网主干网相连接,通过负荷分级和优化控制,保证泛能微网的可靠性。
(5)能源再生环节:利用余能回收技术对园区内产生的废物、废能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其中泛能站以及工业的部分余能资源通过循环水热泵等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对园区内工业和居民产生的垃圾和污水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将回收的污泥、有机废弃物等在园区外利用生物燃气技术制成生物天然气供给园区使用,另外产生的沼渣可用做农用有机肥。
附图7 泛能微网系统(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