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官底镇,位于渭河以北,距渭南市区35 公里,总人口近3.4 万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西南北四条街,商铺相连,物资丰富,每逢农历二、八集日,四方商贾云集,周围百姓潮涌,一片繁荣景象。这个镇点能有如此集日,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古代下郅为县治时,官底镇地处交通要道,因设官邸招待过往官员而得名,后演变为官底。
官底早年因离下邽城较近,又是寇准的故乡,就自然成了下邽城里官员的后花园,官方以各种形式在这里修了很多住宅,专供官员们休闲居住,或作巡视下榻,故称官邸。
随着官邸的房屋越来越多,很自然,老百姓也常常带着自己的土特产来此出售。久而久之,周围便形成了东、西、后三个村子,随后又不断扩大连在了一起,其规模也演变成当时的“城乡结合部”。正因为如此,这时官邸的名称和以前的意义,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区别。从此,官邸一词,由过去的专指官宅,进而蜕变成了村名。
实际官邸在未设以前,附近人们在购买物品时,都要到村西南二三里地的杨店村,即人们所说的“傅杨镇”去贸易。但是自从官邸村的规模、气候越来越大后,人们对去傅杨镇购买物品,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因为傅杨镇村小街短、路面不平等客观原因,每次遇有大雨和人多,使赶集人在狭窄不平的街道里拥来挤去,十分不便。所以,官邸村人就觉得他们大村人到这里赶集一不体面,二不划算,还不如在自家村里设个集方便。
在官邸村设集,不管街道长宽,还是门面房规模,抑或油盐柴米、羊牛、猪市等等划摊分片,都好设置,不会像傅杨镇那样,把卖草的、卖猪羊的、卖农副产品的都挤在一条街上,一旦有买卖吵架,甚或打起架来,全集人都不得安生。常常是很多人大老远来赶集,因为打架影响了他们的交易,白白浪费了一天农事,啥也没办成。所以,想在官邸村设集一事,周围很多人听了后都举手赞成。
官邸人有了想法和社会舆论,以及群众基础后,就必须要有人来出头成全大家的愿望。这时候,后村有位老者,生性耿直、德高望重,虽然大字识不了几个,但敢作敢为。他几经思量并和大家商议后,便决定到县衙去申述事由。
一日到县衙击过鼓后,县令升堂问他有什么事,他就如实讲了缘由,没料到县令大怒。说:“集镇之设乃古人几经考虑,官民反复协商而立,何况现已成习,人人公认,岂尔等随便可以更移?”然后一声呵喊,令差役将他赶出堂去。
谁知这老人脾气倔强,见县令不允,竟不顾死活,二次击鼓,陈辞道:“官邸乃寇准名相故土,位置适中,村大户多,人口稠密,巷道宽敞,四通八达,利商利民,比杨店小村巷窄街短、不利物资交易要好得多,为何不能设集?”
老人这番话,情理横溢,呛得县令肚气如鼓,一时翻不上话来。但是为了顾及面子,将惊堂木一拍。说:“大胆刁民,简直是胡言乱语,重打四十大板,以儆效尤!”随着一阵噼里啪啦板子响,老人被打得皮开肉绽,趴在地上难以爬起。
村民将老人抬回家后,周围男女老少,听说老人家为大家的事情被打得卧床不起,都纷纷前来看望,并唏嘘难过。老人坚强地说:“你们不要为我受点小委屈而难过。只要我们的事是正当的、合理的、大家乐意的、对子孙后代生活有利的,就是舍上我这把老朽骨,又有何不可?”(www.xing528.com)
过了几天,他和本村几个人一商量,又一块去了县衙。
老人为了官邸村设集之事,几经翻腾,沸沸扬扬,弄得人人皆知。但是傅杨镇人听了不高兴了。心想如果官邸设了集,那傅杨镇不是就完了? 气怒之下,一个领头人也组织了很多人来到县衙抗诉。
公堂上,两村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争辩不休。县令见一时难以评断,况自己也有不愿改集的想法,于是又责令差役将老人重打四十大板,赶出堂外。
老人前次吃了四十大板之苦,旧伤还未痊愈,这次又加新刑,顿时屁股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他在昏迷之中又被村民抬回家中,后经全村人到处寻找良医医治,总算保住了性命。屁股好了之后,肌肉却没有了,仅有一张皮裹在腚部,虽不能行走,但他要村民把他抬上,到县衙去申诉。
老人被村民抬着到了县衙后,县令既生气又同情。因见他为了大家的事如此热心而不顾死活,精神难能可贵,且其所奏,也不是没有道理。又念起官邸是先贤寇准名相之故里,为了把事情摆平,让两家都能接受,经过调解,同意官邸设集,但傅杨镇的集会仍然存在,乡民谁愿意赶哪里的集随自己意愿。从此,相距两三里地的傅杨镇和官邸村,便从此有了两个集会,而且在同一天。
自官邸有了集会后,有些人开始还两边跑,进行交易。但是没跑几次,明显感觉傅杨镇还是买卖闭塞,不好交易。而官邸集这边,市场大,外商云集,货物出手快、价钱好;顾客也觉得货物齐全,货真价实。渐渐地客商和顾客就都不去傅杨镇了,都来官邸村赶集,没有半年时间,傅杨镇集会就自生自灭了。
老人为大家的事,身体受了吃亏,不长时间,便溘然而逝。十里八乡村民在老人安葬当天,自愿赶来,披麻戴孝,放声大哭,举行了隆重仪式,并按老人的遗嘱,将他在官邸村西门外的高坡上,坐北向南安葬。村民给他立碑撰文,扬其功德,并亲切地称他为“没尻(方言读ɡou)子爷”。每逢清明,全村人抬上丰盛供品,敲锣打鼓,放鞭鸣炮,为其祭奠扫墓,活动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为纪念老人坚持正义、不怕困难的精神,后来村人便把村名“官邸”,改为“官底”。官底者,即将正义之事干到底也。
(撰稿:杨志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