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隋朝以前,我国尚无棉花,到了唐代,方由印度引进,开始在华南华东地区种植,元朝传到陕西。清光绪年间,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关中各县逐步发展起来。
我市最初种植的是故市一带,当时面积较小,其品种也为历代流传下来的茧花,绒粗芒短,一般只能纺15 支粗纱,亩产仅15 到20 斤(皮棉)。清朝末年,西方国家把大批洋棉籽种,如德国棉、斯字棉、贷字棉等运销我国,使亩产普遍提高到40 至50 斤,且标白绒长,一般可纺32 至40 支细纱。故市地区种植的棉花尤佳,可纺50 支细纱。这样,种植面积就逐年扩大起来。
渭南棉花的销路,最初为我省西部的岐山、宝鸡,南部的商县、洛南等地。每年棉花上市,小商小贩云集而来,肩挑骡驮采购回去。除供应本地需要外,还转销四川、甘肃、湖北等省。当时,县城棉商仅有数家小花店,故市、田市也只有3 个小商,每年收购量不过几千斤,倘若无买主,还需雇车运至宝鸡一带销售,基本上属于零花交易。民国二年(1913),上海日信洋行在渭南田市镇一次收购棉花60 余万斤,由渭河装船运至洛阳,转装火车运往上海。第二年,又在县城驻庄,采购棉花100 万斤。一般商人见此大宗交易,都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开设花行。自立贵、荣贵同、林兴德、余庆生就是这时成立的。同时,渭北各镇一些较大的商号,如田市的醇盛玉,故市的公正诚、凝元长,顺兴生,故市的恒玉协,孝义的南北当商等,也都闻风而起,在当地收购棉花,远至汜水、汉水销售,获利不少。各地纱厂试用渭棉以后,共同认为品质优良,争相前来采购,其经常驻庄的就有上海日信洋行、谦信洋行,汉口第一纱厂,彰德同泰渭纱厂等十余家。本地商人也看见棉业前途远大,相继经营此项业务。据统计,民国十年(1921),渭南县城除原四家外,又增加了醇盛立、务成德、同心福、永发东、同心协、全兴隆、协和丰、同丰元、丰盛和、丰盛元、长德隆等12 家。随着销路的扩大,棉花价格逐年飞涨,农民更加重视了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务不断改进,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开始出现了兴盛景象。
民国十四年(1925),棉花市场由汉口转移到郑州,成为华北棉花集散地。市面除现货交易外,出现了“定期予购办法”,即由厂商先交六七成定金,交货后付清全部价款,当时称为“标期”。这种交易对棉商来讲,危险性较大,一遇棉价飞涨,立即倾家荡产。如孝义南当、下邽天合之、故市祥盛德、永合丰等十余家,均由此而停业。后经郑州市长赤亚武禁止,此种交易方为减少。
在用秤方面,渭南棉业向为十六两三钱。由于棉价节节上涨,一些棉农为了增加重量,多用高粱秆和红薯蔓作捆花绳,有的竟重二斤多。棉商为避免赔累,则改用大秤。厂商纷纷向当局反映,民国十七年(1928),郑州棉业公会要求渭南县署出面取缔。县商会会长董孝初,棉业公会主席李映睛,分别召集全县棉商、棉农在西关火神庙举行了三天大会,规定棉农捆花一律用草绳,每条不得超过四两;棉商收花全部用天平,由公会统一制定,原有私秤统统捣毁。这样,才纠正了多年积弊。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陇海铁路修到渭南,这为棉花的销售和运输大开了方便之门。县城花行急剧增加到32 家,外镇花行及自购自运棉商也增加到一百家以上。销路扩大到临潼、华县、高陵等地,年收购约达500 万斤。棉花受自然影响较大,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国棉花因旱灾普遍减产,上海多数工厂由于缺乏原料被迫停工,棉价每担由36 元猛涨至48 元。各地纱厂、洋行纷纷来我县抢购,当地棉商为了多做生意,亦采用“押汇”的办法从银行大量贷款,进行竞争,棉花市场一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缓和矛盾,控制市场,国民政府和美国垄断集团签订了一项“麦棉贷款”协定。这项协定一生效,各地厂商立即争购进口棉,停止在内地进货,致使棉价又日趋下降,到本年十二月,棉价竟跌到26 元,我县一半以上的棉商因此倒闭停业,棉农也蒙受了不少损失。(www.xing528.com)
在棉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各地又普遍出现了掺水、掺棉籽、甚至掺沙子的恶劣现象,少的掺一两成,多的竟达五成。这些杂质向棉花混在一起,经机器压榨,长途转运,霉烂不堪,到达厂地,已变成废品。经厂商强烈要求,于民国二十二年在县城东街成立了我市第一个棉花检验所,掺杂掺水之风始为收敛。
随着棉花生产和棉花交易的发展,籽棉加工和皮棉打包工业也开始出现。民国二十年(1931)“云昌号”和“大通汇”两家半机械化打包厂先后成立,平均每日可打200 至300 包。民国二十二年(1933),上海商人段镜甫、孙直哉等人集资一亿元(国币),在西关街成立了“西北聚记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南打包厂。两年后,交通银行投资20 万银圆,中国银行投资10 万银圆,上海市维持会会长尤菊荪联合武汉、上海、南京等地十多个资本家共投资50 万银圆,在老火车站北(三马路)又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的西北机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北打包厂。这两个厂系机械化作业,每日可打800 包。这样,三原、泾阳、咸阳及省东各县均将棉花运至渭南打包,并加盖渭南图记出售。遂之渭南县成为陕西棉花的集散地,市场日趋繁荣,县城棉业增加到52 家,外镇也增加到118家,采购地区扩大到晋南、豫西一带。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产棉区相继沦陷,全国的军需民用仅依赖关中一地,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加上国民政府滥发纸币,一些大商人囤积居奇,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棉农的种植热情有了新的高涨。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统计,全县棉花种植已达324560 亩,县城花行急剧增加到83 家,外镇也增加到131 家。掺水掺杂之风,又死灰复燃,有的棉商和棉检所狼狈为奸,私盖图记,牟取暴利。新中国成立前夕,长德隆、四顺成、同丰元等号都囤积了很多棉花、黄金和其他物资,他们把大约60 万斤籽棉转移到重庆,结果一场大火,全部焚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棉业带来了新的兴旺。在党的“发展商业、繁荣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县城棉业又增加到92 家,其中业务较大的长德隆、同丰元、四顺成、惠永丰等10 家,由贸易公司特约为代购店,逐日向公司表报收购数字,领取价款;其余棉行亦全部代国家收购,领取手续费。1953年,国家决定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长德隆、四顺成、同丰元合资改营益民铁工厂,1956年三大改造时,改为公私合营渭南县农械厂,其余棉商也都转了行。
(撰稿:杨树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