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叔嘉(1879—1944),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北焦村人。高祖焦明伦、曾祖焦清昌、祖父焦承详在四川办商行、钱庄。父亲焦继华(1840—?),曾担任潼关县训导。长兄伯嘉,先在湖北枣阳任主簿,后任长乐(县治今湾泽镇)县丞。二兄连成(敖嘉),一直在山西任职,后任太原知府。叔嘉排行为三,幼年曾读诗书,受家庭状况制约,被父亲安排管理全家事务。当时管家也包括管理四川的生意。叔嘉本身有学识,经商上受到先辈的熏陶,一开始就显得持重老成,很有主见。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生意在他手上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资财最高时达到100 多万两银子,成为渭南有名的大财东。
焦叔嘉像
据《樊山全书》记载,焦叔嘉高祖焦明伦嘉庆年间(1796—1820)在四川成都府温江县开设“泰和昌”商行,道光十七(1837)年改为“益顺和”钱庄。焦明伦和南焦村焦荣栋是同宗。明伦在四川温江县开设“益顺和”钱庄时,经营办法参照荣栋“金盛号”的一些规则具体操作,管理上很规范,分配上也较合理,店员和东家都感觉很好。钱庄资银很快达到几十万两。道光三十年(1850),焦明伦把钱庄交给儿子焦清昌管理。他与荣栋商量回渭南北焦村建城堡,得到了荣栋的支持和资助。建成的北焦村城堡边长三十三丈,城墙一丈五尺高,城壕八九尺深,城四角建有阁楼,里面住着十余户焦家的族亲。
叔嘉是从祖父焦承祥手里接的四川生意。叔嘉上辈几代单传,人丁稀少,同辈兄妹虽有七人,但在外的在外,年幼的年幼,他既要管生意,又要管家,十分繁忙。叔嘉在完善钱庄管理制度和分配方案的基础上,实行东西制管理,大胆启用掌柜具体经营。后来,他又将温江县的“益顺和”一分为三,聘请三个掌柜,各自独立经营,形成竞争机制,使生意规模很快扩大。在年终分红上,他合理让利,将工资份额调整到利润的百分之五十,留存百分之十的管理费,东家只拿利润的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五十的作为工资分给各个掌柜和店员,大掌柜分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八,二掌柜分百分之二十二,三掌柜分百分之十四,四掌柜分百分之十,五掌柜分百分之八。由于分配合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钱庄资银很快达到百万两以上。
焦家账簿
进入民国后,随着钱庄生意的衰退,叔嘉将余钱大量收购土地,在成都购置土地近3000 亩,用于出租,收取租金。在北焦村购买土地1500 亩,以满足故市食品厂生产用料和家中防灾储粮。
焦家在故市街道的商铺旧址
焦叔嘉还顺应市场趋势,扩大经营范围,在故市和澄城等地开有商号。在故市镇入股“德和诚”商铺,经营杂货,同时开办“衍顺和”商号。民国时期,故市是渭北商贸大镇,在西大街路南,开有中草药店,路北是河南人开的染坊,东大街主要卖吃食和粮食。“衍顺和”商铺位于老街十字繁华地段,主要经营副食品和酒类。商品种类丰富,货真价实,特别是糕点很有地方特色。酒全部从凤翔用马车运回,一路摇晃,得以充分酝酿,很是绵醇,然后分装出售。叔嘉要求店员不许勾兑,原浆原味,质量稳定,口感醇香,顾客买了“衍顺和”的酒,觉得比其他地方的酒要好得多,别的酒店难以与其竞争。
水晶饼(www.xing528.com)
“衍顺和”经营有方,顾客络绎不绝。店内每年算两次账,主要核算经营成本、经营周期和主要商品的盈余情况。副食品生意一般要看收成,定产量,上半年疲软,销售主要在下半年。每当小麦、玉米、豆类收获后,叔嘉便来到店铺,和掌柜依据当年收成,确定生产和采购计划。遇上丰年,人们消费增加,即增加糕点产量,采购以酒为主的商品作为储备。遇上不好年景,减少货物储备,防止囤多滞销。商铺用人也比较灵活,除固定人员外,短工依据不同时期的购销量决定。“衍顺和”生产的糕点,严格按传统工艺和操作程序制作,用面精良,用糖考究,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店中有几口大瓮,主要是存放糕点配料。生产水晶饼的馅子有秘制配方,配置程序是在瓮内铺一层猪板油,一层青红丝,一层棉糖和冰糖,逐层向上,直至瓮满,然后密封埋在地下,待腌制合理时段后,冬季取出来加工糕点。由于馅取材精细,配制严格,制作复杂,加工出来的成品有爽口渗牙之效。
药 袋
在经营外面生意的同时,焦叔嘉还在北焦村开设了“泰和堂”大药房。药房有三间门面,向内是一个院子,两边建有地基高出地面成尺的两层拱房,没有隔墙,中间铺有楼板,主要放置药材,后边是五间上房,三间住人,一间通道,一间放置杂物。当时渭北与“泰和堂”规模相当的只有故市镇和孝义镇两处,生意很红火。
“泰和堂”聘请了四五个大夫坐诊,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及骨科等。聘请的大夫医术精湛,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也赶来就诊。药铺有七八个抓药的,还有检药、分装工人,店员近二十人。泰和堂的药材是从四川、宁夏、陕西各地采购的上等药材,精挑细选,晾晒、烘焙、阴藏都按药材性能操作。由于药房药品多,种类全,还有一些医治验方,因此声名远播。
焦家的处方
民国初年(1912),焦家人口不断增加,叔嘉兄妹七人也相继成家生子,儿孙渐多。叔嘉掌管全家事务,家大业大,很是费心。他首先考虑住房问题,老大伯嘉住堂屋,老二敖嘉与老大相邻新建一院。这两院均盖有门房、厅房和上房,中间是对檐厦子,甚为壮观。老四季嘉住学堂,此时新学堂已搬至西安。老五幼嘉住车房,老六筱嘉住马房,他住药房。空出的二十亩宅基地,待后面安排修建。随后他将家里的1500 亩土地,按各家人口多少,予以分配,人口多的家庭分得200 至300 亩,人口少的也分得150 亩。进入民国后,由于政局多变,叔嘉将四川做生意的钱抽出一部分,为兄妹七人在西安各置一院房屋。老大在白鹿湾,老二在三道巷,他在案板街,老四在四道巷,妹妹在通济坊,老五在东县门,老六在半截巷(东羊市)。所有房屋均有门房、厦房、上房,全部砖木结构。
受父兄影响,焦叔嘉尤重后辈教育。他家有一个占地五十亩的花园,里面有假山、鱼塘、回廊,四周修有高大围墙。花园门朝北,悬有“交醴门”匾额。在花园的东北角,辟出一个小院,建了三间厦子和一座取名“明楼”的二层楼,作为私塾学堂,供焦家子弟和村里适龄儿童在此读书。明楼方方三丈,登楼梯而上,二楼四周有围栏,可以瞭望远方。年长的学生在楼上,年幼的学生在楼下,常年有二三十名学生在此上学。村中儿童上学不交学费,只提些酒或糕点,行拜师礼。塾师由叔嘉家出薪银聘请,焦红玉和焦寿余是焦家在村里聘请的最后两位塾师。民国初年,焦叔嘉把私塾学堂迁到西安市东大街端履门中段,取名渭南焦家学堂,聘请渭南清末秀才、曾在陕西省督军公署任职的李凌虚任教。叔嘉的儿子焦景宗、侄儿焦衍宗、李凌虚的儿子李茂堂,渭南贺家子弟贺志云,都曾在焦家学堂读过书,后来均考上大学。李茂堂是中共早期党员,后来打入国民党内部,任西北情报处副处长(电视剧《特殊使命》主人公生活原型),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内贸部副部长。焦景宗一直是李茂堂的部属,贺志云曾任渭南督学。
民国十年(1921),故市中学创办时,叔嘉派人给送去了四五车木料,同时还捐助了银两。民国三十三年(1944),叔嘉去世。几年后,侄子焦崇焕去了四川,把最后一任掌柜辞退,生意全部卖掉。至此,焦家“益顺和”钱庄走到了尽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