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兴衰

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兴衰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明中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渭南县征集十万斤粮食“七天便可完成”。可见明中期渭南县酿酒业的兴盛。手工业的发展深受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影响。这些情况说明明朝后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严重萎缩。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灾害的影响,人口逃亡,土地荒芜,经济急剧衰退。清朝中后期,手工业产品品种迅速增多,不少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区域。官道王家明末清初在成都开办全兴烧坊,全兴大曲销往南方各省,且长盛不衰。

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兴衰

明初,战乱停息,社会趋于稳定,由于西北边境内缩,陕西成为边疆。朝廷重视边疆建设,制定了招抚流亡、奖励垦殖、劝课农桑、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政策。到明中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渭南县征集十万斤粮食“七天便可完成”。粮食的充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渭南县各种手工业作坊已遍布各地,主要行业和产品有土织布、麻制品、榨油、染坊、铁匠铺、竹木制品、皮革、编织、酿造、副食品制作、砖、瓦、采石等。这些作坊多以家庭为主,各集镇、县城也多有聚集。棉花此时已是“服用之物”,渭河以北普遍种植。嘉靖二十年(1541)棉田占到耕地面积的5.14%,所产茧花可纺15 支粗纱,但因技术原因,织布尚不普遍。县衙鼓励纺织,实行棉布征实,无论种花织布与否,皆须纳布匹为税,全县岁征布9376 疋4 尺,故纺纱织布逐渐增多。全县此时植桑树8318 株,蚕茧成熟后有缫丝作坊抽丝织绢,县政府年征丝绵231 匹1 尺6 寸。孝义一带有商人从青海贩回羊毛、羊皮、牛皮,羊毛加工为毡、袜子出售,羊皮、牛皮熟制后做成裘可御寒。湭西坊里赵介,专门用麻生产麻鞋,以此养家糊口。木材加工业此时比较兴盛,木匠用木材加工手推车、木轮大车以及棺木家具等。渭河上涨镇渡口有官船两只,并设有直木厂,专门修造船只。修船由官方定价格,用税收造船。由于技术提高,用料讲究,造成的船坚固且大,一次可渡一二百人。旧时船只经常倾覆,人船皆亡的现象就此很少发生,但生产率低下,造一只船须耗时两年。渭北邻近的囱泊滩,盛产各种硝,当地农民采集朴硝、芒硝、马牙硝提炼为玄明粉,可作药用亦可用于装饰。各户均种有黍,用于酿酒。据有关资料记载“渭南酿酒的烧锅数以千计”,但多数以自饮为主,仅有少量销售。作为生产规模较大,工艺流程较复杂的酿造作坊数量还较少。《渭南志》记载“旧时酒务食店不数处,今则缘街绕市皆白旗青帘矣(店铺的招牌);旧时乡人上集不窥务店门,今则满店盈务皆乡人。”可见明中期渭南县酿酒业的兴盛。

手工业的发展深受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影响。1621年编成的《增订渭南县志》记述,“今十室九空,盗贼日炽”,再加上白莲教起义“市场货物日少,器物日孤,没数十年前丰盛,荒民贫殊,尠售者少也”。市场贸易种类为菽、粟、布、六畜,其他货物甚少。这些情况说明明朝后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严重萎缩。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灾害的影响,人口逃亡,土地荒芜,经济急剧衰退。清朝廷吸取明亡的教训,在全国实行奖励垦殖、轻傜薄赋的政策,休养生息。康熙五十六年(1717)颁布“兹后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明末全县人口7 万多人,到乾隆年间(1736—1795)增长到27.6 万人,嘉庆年间(1796—1820)29 万人,300年人口增长是明末的3 倍多。耕地增加到126.67 万亩,比嘉靖年间多了30 余万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人口的增加,使以家庭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起来。

由于人口激增,布的需求量大,且土织布比栽桑养蚕的利润丰厚,再加上商人把江南一带的先进纺织技术引进渭南,纺纱织布逐渐普及起来。棉花在渭河以北大量发展以后,两塬地带本不是棉花的优生区,过去很少有人涉及,此时也开始种植,全县棉田面积迅速增加到12.57 万亩。织布成为重要的商品生产,也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全县几乎家家户户纺线织布,形成“男耕女织”的家庭农作固定模式。清朝中后期,手工业产品品种迅速增多,不少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区域。如苇席,塬区芦苇多,织成苇席后过去多自用,此时多出售。编织苇席的以阎村、三张、阳郭、贠曲为最多。编织竹笼、竹筛、竹筐的多在线王、崇凝、河西、桥南。藤条编织主要在沿山的花园、桥南一带,农民从山中割来藤条,编成笼、筐、笊篱、簸箕等出售。桥南的簸箕王村就因为全村人都编簸箕且质量上乘,以“簸箕王”为村名。草帽编织的起源很早,但多为农民自用,清朝时除自用外多余的在县内赶集销售,塬区各乡镇妇女几乎家家从事草帽编织。丰年粮食较多,加工转化亦是手工业生产一大优势。牛拉磨面每户自用不必说,用白豆做豆腐各村都有,以贠曲北杨村的豆腐最为有名。用面粉加工手工挂面,由于技术较复杂,只有极少人能制作,于是就有专业从事的农户。崇凝花庙村制作挂面的人最多且质量好闻名当地。用粮食加工酱醋,全县各地皆有人制作,县城有专业从事酱醋酿造的商铺。阳郭镇的酱醋色浓味好尤其出名。农具制作在线王、崇凝、桥南最为流行,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木杈、掀板、镰床等。日用家具主要出在塬区,主要产品有桌、椅、箱、柜、锅盖等。贠曲乡以做风箱著名,年出售上万个,全县所用的风箱基本来自这里。此外,农民自己加工的季节性的产品还有灯笼、蜡烛、火纸、火药布鞋、麻鞋、石磨、碾子等。渭河以北是粮棉产区,手工业产品的地域特色非常明显,除织布外,染布的染坊、轧花、弹花、油坊几乎各村都有。木匠多造纺车、织布机、木轮大车、手推车。打制犁铧、镰刀、斧头等铁质农具的铁匠铺各集镇都有,特别是有的铁匠可以锻造技术要求较高的纺线用的锭子。下邽阎家村的铁匠造的锭子质量好曾卖到西安等外地。孝义邻近沙宛,有加工皮革的作坊,将从青海、甘肃贩运来的牛羊皮熟制后造成皮衣、车马车免具等。

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名的班匠,他们基本专业从事产品制作,有较高的收入,县衙以税收的形式加以管理。据清末的《渭南县志》载,乾隆年间,全县有157 名班匠向县府交税,每人每年5 钱2 分9 厘。(www.xing528.com)

手工业除在本地发展外,一些经商大户亦在外地兴办了一些手工业作坊或者工厂。如,渭河北的严家、赵家等十多家在四川办有盐井,雇工从事井盐生产。“茶马交易”中,经商大户从汉中或南方贩回茶叶,在泾阳、三原设加工作坊,然后将成品运往甘肃、青海出售。官道王家明末清初在成都开办全兴烧坊,全兴大曲销往南方各省,且长盛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在此酒厂的基础上扩建为现在的全兴酒厂。清末渭南烟草种植较多,信义焦家在凤翔县开有“彩盛甡”水烟厂。孝义赵家在三原开办有烟草加工厂,生产的“青”字水烟成为名牌,不但在西北畅销,还远销到上海等地。孝义的乔家在四川生产白蜡。信义焦家还在西安、大荔开有彩盛俊皮毛加工厂。

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生产虽然一时兴盛,但总的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多,专业的手工作坊少,所以,生产的规模小,商品率不高。可以认为手工业还从属于农业,没有成为独立的产业。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县衙并未单独针对手工业生产征税,经商户出现了一批“盖省财东”,手工业生产者不曾有著名的富户出现。之所以没有成长为独立的产业,主要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一是渭南地处内地,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受沿海先进技术、产品影响很小;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农民商品生产意识缺乏,产量少,销售走不出本地。和当时的商业贸易相比,手工业生产逊色不少。

尚未形成独立产业的手工业,没有抵御任何风险的能力。在清末的战乱以及外国商品侵入后,迅速走向衰落。

1862年,不堪忍受统治阶级压迫的渭南回民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孝义镇原为渭北工商业重镇“人烟稠密,百货聚集”,起义军占领后杀人烧屋,以致“尸横遍野,骨积如山”。第二天,起义军攻入县城,烧毁房屋无数,接着扫荡了东塬,所到之处人口被杀、逃亡、自杀不计其数。4月23日,太平天国义军以大炮轰炸县城,城墙倒塌大半,县民死伤累多,接着又有捻军来渭南,形成“回捻合势”。此后十多年,战乱不断,清军剿灭中又大量派粮派款,经济基础被破坏殆尽。战乱使人口急剧减少,道光七年(1827)全县29 万多人口,过了多年人口不增反降,光绪十五年(1889)仅为10 万多人,下降了一多半。左宗棠给朝廷的报告中说:“民人空亡大半,牲畜掠食鲜存,种艺既乏壮丁,耕垦亦少牛马,生谷无资……”土织布本是手工业大宗产品,且商品率较高。清末外国洋布侵入,因其质量好价格低,占领了市场,使土织布的传统市场甘肃、西宁市场萎缩,销量大减。在洋布的挤占下,渭南土布行家家倒闭,土织布生产自然衰落,存留的也基本以自用为目的。在这双重打击下,手工业生产停滞,作坊倒闭,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人大为减少,即使有人生产,也因需求减少而无奈停业,全县手工业生产一片萧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