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理念:从做“能用就行”的产品到做“最好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以往多数中小企业满足于做“能用就行”的产品,保持尽可能低的价格,以取得薄利多销的生存业绩。这种模式在竞争中往往演变为“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其结果往往是产品品质更差,从而形成了“产业降级”的不利机制。今天要打造“浙江制造”的品牌,必须对传统理念来一次革命:变低质低价、薄利多销为优质优价、高利畅销;变“以(单件)最少盈利换取最大销量”为“以最优产品换取最大竞争优势”,彻底抛弃低价竞争、品质递减的“产业降级机制”。但目前不少企业仍然有“做高档风险太大”“创新不如模仿”“这口饭还能吃就好”等得过且过的理念,成为高标准创品牌的最大障碍。因此,政府推动品牌建设首先需解决如何促进企业形成强烈的高标准冲动,勇于创新又有能力创新的问题。越来越明确的事实是:劳务、原材料、土地、环保等各种成本的上升已经使大量企业难以为继,“低档”的饭是不可能一直吃下去的。要用美、德、日等国高端产品和品牌成长的事实为导向,促进企业走上高标准的品牌创新之路。
合作创新:以多方专业合作的创新体系,走“共担—共享”的创新之路。生产有规模经济问题,创新进程同样是有规模经济效应。浙江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首先在创新能力上,由于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测试条件等都较为有限,可能无法形成较强的研发能力,创新中出现后继乏力;其次在创新效益上,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不够大,因而即使成功的创新应用到生产中,产出的总体效益也就不够大,很可能低于创新投入的成本。创新的规模经济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克服这一难点的方式是求助于社会合作。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曾到德国考察,印象深刻的是其遍布全国各地的“技术中心”在协助中小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中心帮助企业分析目前产品及其生产系统中的技术弱点及形成原因,研究制定技术创新目标。它在大学、科技机构、生产厂家、银行和政府之间进行协调,围绕企业创新目标组织在一起,进行具有风险性的合作创新活动。合作各方各自付出相应的要素资源: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政策等,订立合同,如果创新成功,各方分享合同规定的一定比例的收益;如果创新失败,则承担各自相应的损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以示支持和鼓励创新。技术中心还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帮助。由于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长期从事新技术产品的推销,在这方面十分有经验,因此能为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开拓良好的渠道。德国技术中心的经验是十分值得浙江借鉴的。(www.xing528.com)
坚持推广:优质产品以信誉赢市场,政府帮助克服低迷期,持续推广不可松懈。功能的独特性与质量的超稳定性是赢得广泛信誉并且实现经济性的基础,一是能以较低成本创造优质产品,本身就是高难度的技术攻关,为以较低价格扩大市场,进而强力推广品牌奠定稳固基础。二是多数优质产品的研发生产会形成较高成本,必须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但在产品进入市场初期,公众对产品品质的认知度仍较低,如果价格高于同类商品,就会在短期内销售困难,很多企业熬不过这种低迷期,导致企业衰退破产。有些经营者所谓“不创新等死,创新是找死”就是这种压力的写照。因此作为政府大力支持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应帮助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以实在的要素支持促进企业克服低迷期的困难。可以主动分担一部分风险,使企业有能力在低迷期持续进行品牌推广,只要产品是过硬的,完全可能达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让过硬的产品及品牌真正被市场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