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20年西部大开发:反贫困历程与未来展望

实施20年西部大开发:反贫困历程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大学韩锦绵副教授我们课题组主要承担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反贫困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研究,主要分四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反贫困的历程。纵观我国西部大开发实施近20年来的扶贫工作,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应当重点关注西部贫困所呈现出的“特殊性”“顽固性”特征。

实施20年西部大开发:反贫困历程与未来展望

西北大学 韩锦绵副教授

我们课题组主要承担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反贫困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研究,主要分四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研究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反贫困的历程。我们主要是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历程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2012年开发式扶贫的推进与参与式扶贫的落实;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至今精准扶贫的起步与新时期扶贫机制的深化改革,并重点分析了这两个阶段西部地区扶贫的时代背景、采取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整体来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西部地区的扶贫成效显著,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措施并举的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决胜阶段。

其次,研究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返贫困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建立了一个反贫困绩效综合评估体系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西部地区反贫困的绩效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反贫困绩效进行评估排名,比较西部地区名次变化,并根据各因子得分情况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西部地区整体反贫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但和中东部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西部省与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重庆、甘肃、宁夏等地的提升更为显著,四川、贵州和青海不太显著,新疆和云南的排名有所下降,其余地区变化不大。(www.xing528.com)

再次,研究了当前西部地区贫困的特征。纵观我国西部大开发实施近20年来的扶贫工作,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应当重点关注西部贫困所呈现出的“特殊性”“顽固性”特征。这种“特殊性”“顽固性”的贫困源于西部地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历史因素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西部贫困的特征。第一是西部地区的贫困呈现出集中连片且相对分散的特征。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空间特征是导致西部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理空间特征可以从行政区域划分和地理位置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二是生态贫困依然非常严重。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地区差异巨大,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势条件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西部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突出。西部各民族经济发展多层次和多形态的特点,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第四是社会脆弱性显著。在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恶劣环境中,西部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成本十分高昂,贫困程度不断加深,西部地区的发展陷入“经济发展落后—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贫困—过度开发—生态系统脆弱—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活动受制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受力,加之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为低下,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面临极大的风险,社会脆弱程度十分显著。

未来西部反贫困的对策建议是,我们在进行反贫困的道路中,应该逐步转换思维。首先,由补救型反贫困对策向防范型反贫困对策转变,作为解决问题的一方,应该具有足够的前瞻性,逐步改变“亡羊补牢”式的补救型反贫困对策,找到根源性问题并主动出击,遏制贫困范围的扩散及程度的加深。其次,由静态反贫困向动态反贫困发展的眼光转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情况变化制定不同的对策建议,如针对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对策自然与东部地区的有所不同,同时进行动态监测,防止出现“贫困—脱贫—返贫—持续贫困—代际遗传”的现象。最后,由强调外生助力的反贫困对策向大力培育内生反贫困机制思路转变,一方面是外部全社会对西部地区的帮助、扶持,尤其是提高政府参与质量与社会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内部寻求自身发展,尤其是促进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经济、加强人才建设等,两个方面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打造生态扶贫,鼓励政府购买;推进产业转型,构建内生机制;深化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支持;助力教育事业,防止代际遗传;构建监测系统,实施动态反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