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通过制定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以来料加工、合作经营等方式极大提高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为我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而此时,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特区模式已无法承担更为多元的改革任务。因此,探索新时期下的改革引导模式成为必然的历史。
与深圳等经济特区相比,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7.48%下降至1990年的4.19%,其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的引领地位已有所弱化。为使上海在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中央于1990年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部署。199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上海市设立上海浦东新区的批复》。上海浦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进入21世纪后,浦东新区的诸多改革措施逐渐深入。2000年,浦东新区政府成立,结束了新区工委、管委管理新区的历史。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新区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的区划调整请示,南汇区正式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自此,浦东新区完成了新区定性、改革试点申请、区划调整等相关工作,其发展进入新阶段。
天津滨海新区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1994年,天津将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等诸多功能单元进行整合。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200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在此基础上成立滨海新区行政区。伴随着滨海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滨海新区获准成立一级政府的资格。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正式成立,新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www.xing528.com)
尽管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脉络相近,但两者在设立初期的性质定位略有不同。本文所界定的国家级新区是承担着国家重大改革和开放任务的综合功能区,经济功能并非是考量其定位的唯一标准。浦东新区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拓宽改革开放深度的一种实验性举措,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实力,其涉及面较窄,具有较多经济特区模式的痕迹;而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更大程度上是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部署,其涉及面更广。天津滨海新区在设立之初便被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在探索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更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因此,滨海新区在性质和定位上与后来者更为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