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需要理论认为,人是生物和社会的统一体。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生理变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人的需要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如何适应人的变化,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满足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现阶段城市化带来了三个问题。第一,人的需求被异化。大城市变为车的城市,而不是人的城市。各个小区的私家车已经占据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不断拓宽的车道依然拥堵不堪。北京已修到了六环,上海、广州的高架桥遮天盖地。人所需要生存环境是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而不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水泥森林。第二,人的需求被误导。人的物质消费占据主导,过分商业化的城市环境引导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从而转向为“单向度的人”。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各种网络电子购物的营销、促销手段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尤其在节假日更是成为商家盈利的最好时机。相反,人们的精神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文化娱乐和健身休闲设施不足,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大部分被私家车占用。现在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手机时代,手机几乎成为人体不能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手机的微信浏览时间占据了人的大部分业余休闲时间,人对手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第三,人的需求被遗忘。住宅高层化、大户型化与核心家庭结构不相适应,不具有适老化功能;没有按照人的尺度设计住宅,用房地产化取代城市化,用开发商设计取代居民需求和意愿等比比皆是。例如,很多新建楼盘不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好之后则成为空楼和空城;很多住宅没有考虑在室外晾晒衣服的需求,公共活动空间过于集中,而没有考虑儿童和老人活动的需求。居民区大多没有为居民提供公共区域以种植各类植物,忽视了人的劳动需要。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