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郊区城市化与人的需求

郊区城市化与人的需求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过程与人对生活环境改变的需要有关,城市的乡村化过程与人希望回归自然以及对田园生活方式需要有关。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工厂向郊区迁移,随之完成了郊区城市化的全部过程。随着郊区城市化过程的持续进行,又出现了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过程。农业文明时代所产生的早期城市是以满足人类的食物需要为主。在工业城市阶段,人类主要是满足于自身对服装和居住的需要。

郊区城市化与人的需求

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与人的需要变化的关系,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找到。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过程与人对生活环境改变的需要有关,城市的乡村化过程与人希望回归自然以及对田园生活方式需要有关。

沃纳·赫希指出:“70年代初期以来,家庭需求引起的城市化的吸引因素变得更为重要。调查材料证明,在大城市郊区休养和退休已成为导致人口增长的特别重要的活动。”[5]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心城市人口减少了4.9%,而郊区人口却增加了10%。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纽约、费城、圣路易斯、旧金山华盛顿等大城市地区,就业总数一半以上是在环城郊区。

关于城市向郊区转移的主要因素,学术界观点不一。德国学者汉斯等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环境质量恶劣导致人口向郊区地区转移。他指出:“在解释人口模式和趋势时,环境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许多研究已解释的那样,主要原因是环境较为粗俗,这种环境是19世纪时住宅被低收入居民、特别是失业者占据而形成的。由于最近公共事业部门和地方议会在内城为低收入居民建造住宅,就使得无技术的、失业者居民的集中成为永久性的了。经济学的解释是基于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急剧减少,而大都市内部却很少被占用的基础上。”[6]汉斯认为,大城市人口迁往郊区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而不能用就业机会的空间差异来解释。这可以概况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口外迁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同步的。在英国,人口从大城市外迁早于就业衰落的开始时间;在大伦敦,从1931年起,居民人数就由于人口外迁而下降了,而到1961年制造业就业才开始衰落,1968年后,全部就业才开始下降。时间间隔差不多30年了。这清楚地表明,造成人口迁移的不是就业机会。(www.xing528.com)

第二个原因是,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以不变价格衡量的1960—1980年欧洲10国的购买力提高了87%)。毫无疑问,宽敞的住房,对大多数居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虽然也需要家具,但住房到底代表着最重要的消费品。所以,随着可供使用收入的增加,对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特色的需求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当然,增加的收入也是小汽车拥有量增加的原因。两者合在一起,便鼓舞和推动了区域分散化的居住模式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个原因是,对居民住宅偏好和迁移动机的调查表明,居民普遍对大城市居住环境的状况表示失望。以英国伦敦居民调查为例,有1/2或3/4的居民愿意从这个地区迁移,其中压倒多数的是因为包括住房在内的环境因素,并且是建议从伦敦迁移到本部郊区的鼓动者。有65%的人认为,更为吸引人的环境对他们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的城乡转移偏重于有儿童的家庭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有关经济因素,如小城镇中便宜的住房、制造业工作职位的增加都只不过是附属因素。就业问题是随着人口的迁移而来,但并不先于人口的迁移。[7]我国学者将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称之为“郊区城市化”,并认为郊区城市化是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的,这与汉斯的观点完全一致。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费城等大城市新建住宅的80%分布在郊区,巴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共建有320万个居住单元,其中200万个位于郊区。其迁移的顺序是:首先人口居住区的迁移,然后是商业服务部门的迁移,如芝加哥市1950年的零售商业职工,73%分布在中心市区,郊区只占27%。到了1970年,这个比例已各占一半了。在商业服务业迁移之后,是事务部门的迁移。由于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部分地取代事务机关面对为直接接洽业务,使事务部门有可能脱离闹市区,进入郊区。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工厂向郊区迁移,随之完成了郊区城市化的全部过程。随着郊区城市化过程的持续进行,又出现了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过程。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描绘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小城镇热的状况:“成千上万的居民正在抛弃从前的城市生活,去寻找清新的空气、安全的街道,以及与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更多时间——一句话,去寻求一种更单纯、节奏较缓慢的生活。”[8]时隔10年之后,奈斯比特再次论述了美国郊区城市化的新趋势。“电话、传真、联邦捷运公司和通过计算机联机化的新型信息工人,正在重新勾画美国的图景,由于几乎到处都可以居住,定居在小城镇和乡村中的人也日益增多……汽车带来了一些变化,不少美国人和欧洲人如今都住到郊外去了。而赋予个人以力量的电子技术,必将带来更大的变化,人们可以居住到乡村去,有史以来将首次出现个人的工作单位与住房没有关系。”[9]如果说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郊区城市化还处于初期阶段,那么可以说20世纪80—90年代,城市人口则以更大规模向郊区以外的乡村地带迁移。而这主要是由于郊外的居住环境好,犯罪率低,生活费用低,那里可以同样得到娱乐。此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使人们不需要像工业社会那样,为了工作而集中居住在城市,而可以在家办公,通过计算机进行业务联系。因此,奈斯比特认为,真正的世界都市不是看谁人口最多,而是取决于哪座城市的功能最齐全。计算机可以使一幢大楼变为智能楼。接下来是将使整个地区所有的大楼连接起来,形成智能大楼的网络。如果连接起来的智能大楼具有足够数量的话,那便形成“智能城”。再接下去就是智能城之间的互相连接。这便是未来的世界城市。

在城市与人的需要之间找到联系的事例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把握两者之间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其规律性特征。从世界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城市发展是一个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到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连续性过程。农业文明时代所产生的早期城市是以满足人类的食物需要为主。在工业城市阶段,人类主要是满足于自身对服装和居住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发达程度不一,人的需要程度也不会同时得到满足,发达国家城市发展速度要大大快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英国大约在20世纪初就进入了大规模住宅建设阶段。而美国则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建设住宅的,“罗斯福新政”为城市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在苏联、德国等国家大规模地建设城市住宅则是在二战后1950—1970年代期间完成的。而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住宅建设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较之苏联、德国等国家延后了10多年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