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化融合工作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两化融合工作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承担了国网公司、省、市三十几项“两化”融合重大项目,试点示范作用明显,“两化”深度融合成绩显著,被各级政府及上级单位授予多项荣誉。大连供电公司以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为支撑,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创新管理手段,使公司各项工作的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两化”融合在企业管理改进、效率提升、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两化融合工作的作用及优化策略

1)稳步推进,助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在“两个一流”愿景指导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两个转变”的重大举措。其实质是面对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创新,解决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企业科学发展。为提高推进“三集五大”的工作成效,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重视“两化”融合的集约和促进作用,集中实施信息化深化应用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依托SG-186、SG-ERP等业务系统,结合管理改进、效率提升、价值创造,以“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两个转变”“三集五大”及智能电网建设。

公司建设和完善了“两化”融合的基础平台、企业门户及业务应用,把“两化”融合与严格落实“三集五大”紧密结合,强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时调整和完善信息系统功能,修订各专业标准200多项,规范和调整各项工作流程400多项,完成ERP、业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等业务系统角色调整8694个;制订实用化运行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发ERP最终用户管理系统,实现ERP最终用户的动态管理。推进数据清理,清理ERP设备及资产数据9万余条,账卡物一致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了数据质量;开展流程差异化分析,完成了公司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梳理优化,为“五大”体系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业务支撑。公司承担了国网公司、省、市三十几项“两化”融合重大项目,试点示范作用明显,“两化”深度融合成绩显著,被各级政府及上级单位授予多项荣誉。

2)创新管理,推进集约化管理

供电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设备密集型的企业,其任务是输送、分配电能,同时作为社会公用行业,必须做到服务高效、优质。“两化”融合不是技术与过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信息化与供电企业在战略、创新、产业、资源、技术、管理等多个层次上,实现全方位、跨领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国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大连公司积极构建以人财物为核心、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率先在省内SG186系统成功上线,并持续推进输、变、配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业务系统的深化应用。通过ERP系统的建设,通过财务管理与物资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以及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确保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同步,实现了财务“一本账”集约化管理,实现了项目成本控制前移和物资管理“统一计划、统一招标、集中采购、集中支付”。通过PMS系统与ERP、配电自动化等系统集成,建立了设备基础数据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了设备全寿命周期动态管理。大连供电公司以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为支撑,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创新管理手段,使公司各项工作的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全面融合,提高可持续发展

融合发展是工业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化的本质要求。信息化是全球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但是,信息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作用表现在供电企业的全业务过程中,并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融合发展。信息化是“倍增器”和“催化剂”,只有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长久存在,并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具体地说,一是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根据“两化”融合的关系和规律,提升“两化”共生与融合的发展战略;二是提高资源效率的融合,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生产过程中,搭建电网环境信息生态监控平台,开发技术水平高、实用程度好的智能电网应用,提高电力工业化的效率;三是完善管理体系的融合,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流程再造,将管理流程建立在信息流之上,探索设备和人结合产生最大化的管理与生产效率;四是促进产业升级的融合,加速电力产业升级,将信息化融于供电企业的业务全过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供电能力。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促成“全息融合”型企业和“物联网”等新业务的诞生,如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移动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柔性直流传输等,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全面融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从多个维度促进电网企业的管理改进、生产经营的效率提升、市场营销的价值再创造,提高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深度融合,建设坚强的智能大连电网

大连供电公司立足电网实际,统筹规划,加快智能电网升级,并采用最新电力科技成果和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智能化水平。国内首台66千伏智能车载移动变电站在大连投入应用,东北地区首座电动汽车电池换电站已提供服务,对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服务低碳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多介质传输支持的配网自动化实用化示范项目,其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电力光纤到户建设成效显著,大连市被国家列为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市政府已将该试点项目列为大连市三网融合示范项目;中压载波及无线通信专网技术在国内首例成功应用;采用双向全覆盖卫星通信网络、音视频传输、信息化应用等技术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隧道电缆集控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在线实时监控在该领域的应用空白。

5)集成水平及融合创新

(1)信息化与供电生产全过程融合

以现有成果为基础,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为目标,注重实效,强化集成水平,不断进行融合创新。公司先后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南瑞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化物所、艾森哲等科研院所、咨询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的合作之路。

SG186向SGERP全面升级:

实施SG186工程,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在其基础上不断深化各业务系统应用。通过SG186向SGERP的升级完善,公司“两化”融合工作已全面渗透到各个管理和业务环节,健全了安全防护、标准规范、管理调控、评价考核、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六个保障体系。“两化”融合在企业管理改进、效率提升、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设备状态检修水平提升与完善:(www.xing528.com)

公司积极建设和应用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现已开展推广变电运行PDA智能巡检系统及输电线路GPS巡检系统,完善提高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机制。

配电调控一体化支撑平台:

包括配电网运行巡检、安全消防监控、现场作业管理、环境控制。平台可以实时监视、调度控制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四遥”,使故障隔离时间大幅降低,由原来的平均45分钟降低至1分钟。

智能调度系统亮点频现:

共运行9套系统,包括控制监控、数据平面、关口电量、电量采集、电压采集、电压自动调节调度OMS等。通过智能调度及程序化自动操作,实现无人值班、调度决策智能化、控制精益化、调运一体化,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输送的要求,保障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提高了电网维护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光通信模块的智能电能表在国内外首例应用:

依托电力光纤到户建设,充分发挥电力通信资源应用潜能,开发具有光通信模块的智能电能表(光纤表),并在国内外首例应用,拓展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覆盖率,到2012年年底,我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可达到99.6%。创新突破智能电量采集、电能表检测与负控技术——涵盖负荷控制系统、电量采集系统、小区集抄系统、线损分析等。故障处理时间从75分钟降到20分钟,效率大大提高。

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站、风电储能等示范效应,引领客户节能减排;搭建节能服务平台,促进能源有效利用;完善了行风建设、优质服务联动预警机制。公司荣获大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供电企业全业务下的“两化”融合

深化电力“两化”融合,实现数据采集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战略决策科学化;打破先前电力自动化和电力信息化各自发展的局面,将信息化建设延伸到生产核心业务中,实现信息化对工业化全业务深度融合。

(3)“两化”融合工作部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大连是东北电网重要的负荷中心,也是全省用电量增长最快和供需形势最紧张的地区。公司以智能电网、“两化”融合全力推动和实现地区电网的管理与控制,取得的成效极为明显。大连电网实现了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化电网的升级和跨越,为使大连当好东北振兴“龙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