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可以分为自然灾害风险、事故灾难风险、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和社会安全事件风险。
1.3.1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就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及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我国的自然灾害有5个特点[14]:一是灾害种类多,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在我国都发生过;二是分布地域广,我国32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三是发生频率高,区域性洪涝、干旱每年都会发生,东南沿海地区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的台风登陆。同时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四是灾害损失重,21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 000亿元,因自然灾害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受灾;五是灾害风险高,特别是森林火险、洪涝、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较高。
1.3.2 事故灾难风险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事故灾难风险是指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及损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以安全生产事故为主的事故灾难类案件频发,不仅影响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国家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执行中仍暴露出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预测预警机制不健全、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与自然灾害相比,事故灾难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过失性,如违章、违规作业、冒险作业等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因。因此,化解事故灾难风险,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度,并坚持实施安全生产经营风险防控机制,做好风险研判和风险评估,把风险防控责任抓好落实。(www.xing528.com)
1.3.3 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是指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及损失。
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和时间分布的差异性特征,因此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不同地域的大量相关人员带来各种身体疾病,也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公众的心理负担。尤其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民生、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这就要求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预测、预警和防范体系,及时有效地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其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影响。
1.3.4 社会安全事件风险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风险是指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及损失。
我国社会安全事件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长期集聚及爆发,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直接相关。降低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必须要对可能产生社会矛盾的隐患点进行及时的排查和有效疏导,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