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进行风险评估?——中德风险管理全球倡议中国区项目实践的研究

如何有效进行风险评估?——中德风险管理全球倡议中国区项目实践的研究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险评估是进行重大事故预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人们识别风险,预测各种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危险事件,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阻止事故灾害的发生,或者将事故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本书将在中德风险管理全球倡议中国区项目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性地研究我国当前风险评估的发展状况,希望能为推动我国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一点贡献。

如何有效进行风险评估?——中德风险管理全球倡议中国区项目实践的研究

自从有了人类,灾害总是与人类发展相互促发、相伴而生,人类的历史就是与自然灾害社会灾难不断抗争的历史。在远古时代,人类对于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小,只能听天由命。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地震海啸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愈发巨大。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全球正逐步进入一个新的不同于传统“常态社会”的“风险社会”。世界范围内的决策者们发现,自己不仅正在受到不断变化的技术发展的挑战,而且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正在增长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环境承载力显著下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诸多的人为因素,使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1]

总体来看,灾害发生的次数与规模在历史上呈日渐上升的趋势。自1949年以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年均死亡人口1.6万人,相当于全球因灾死亡人口的1/8,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 000亿元(按1990年物价水平),平均约占GDP的3%—6%,占年均财政收入的30%,比美国和日本高出数10倍[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显著提高,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重化工业型产业结构以及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加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产业公害和社会问题

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的不仅有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更是频繁发生。根据童星、张海波[3]学者对西格玛(Sigma)所公布的1997—2004全球年度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显示: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态势,人为事故发生的频率高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人为事故发生的比例大致维持在60%以上,自然灾害事故发生的比例大致维持在30%以上。我国近年来人为事故频发,温甬动车事故、天津港化学品爆炸事故、内蒙古矿难事故、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事故等特大灾害事故接踵而至,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还给民众的心理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灾害与发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方面,发展过程中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是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又内在地要求控制和减少灾害[4]。因此,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各国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此,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学者都在努力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尽可能避免灾害的发生以及减少灾害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

国内外的灾害管理与减灾实践表明:人类在无法控制灾害发生甚至还不能完全准确地对灾害进行预报和预警的条件下,运用对灾害风险的评估,了解不同尺度下的灾害风险分布,辨识高风险区,不但可以为各级政府更为有效地指导防灾与备灾工作,进而减少灾害损失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可以更为有效地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早期预警,进而更为明确地指导各级政府的抗灾和救灾工作,同时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完善与实施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对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对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科学性等,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进行重大事故预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人们识别风险,预测各种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危险事件,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阻止事故灾害的发生,或者将事故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就一直把工业安全和事故预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大范围推广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而我国对灾害的预防与应对起步较晚,长期采取零散的、消极的处置措施应对灾害,灾害管理意识淡薄。风险评估领域的探索更是刚刚兴起,风险评估理论、技术和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在实践应用领域也需要更加全面的探索和研究。因此,本书将在中德风险管理全球倡议中国区项目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性地研究我国当前风险评估的发展状况,希望能为推动我国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一点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