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采用产业集群模式创造了基本条件。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形成机理和竞争优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联动后,不仅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产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辽宁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产业集群的优势都决定了采用这一模式是辽宁省的现实选择。在推进两者产业集群化发展与联动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要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到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的引导力度,这样载体的建设状况就十分的重要。载体的强化建设将有利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走向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对于已有的产业集群应该将已有的特色进一步突出从而使得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的增强;对于新培育的产业集群要详细做好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区域实际特点使得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二是构建和加强共享信息的平台建设。制造业产业集群内企业应该具有一个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以共享信息,而集群内上、中、下游企业在平台中信息也能畅通无阻;同时这个信息平台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能够与制造业产业集群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同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也需要鼓励和支持,这里的公共服务包括建设网络信息、研发设计、投资咨询、人才培训、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国际交流等;在生产性服务业的选择上应该聚焦在重点产业的上游、下游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上,如IT、机械、汽车、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通过产业集群之间信息平台的顺畅交流,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将更加的密切,这就将原来独立、分散地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密切联系起来,而使这个密切联系起来的服务网络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体系完全嵌入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的全过程。这样通过工业设计、研发、物流、信息服务、金融等各环节可以从制造业生产的起始阶段起就能全面参与制造的全过程,这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方式将更加的顺畅,推动两者长远发展。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联合和开展协作的引导力度。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们能够促进服务企业之间、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有效合作。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应该进一步发挥,众多相关中小企业应该紧密地围绕着龙头企业,将其作为核心企业,通过为龙头企业制造产品、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等一系列的相关生产性服务将实现互补互促、联动发展,形成规模和特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