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务业的轻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一直都存在。近年来,我国各地都提高了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来指导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地方片面地强调工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战略口号,并通过财政贴息、税费减免、贷款担保、土地低价出让等优惠政策支持工业发展,相比之下,服务业的发展则缺少相应的政策优惠,甚至在政策上受到歧视。这些歧视性政策许多是源于对工业和服务业辩证关系的错误认识,这一错误认识就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工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发展服务业。尤其是辽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对于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对于服务业的认识更是不够开放,不够先进。过于强调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先天的政策不平等而瘸腿发展,结果工业化水平由于缺少生产服务业的支撑而难以提高,工业生产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水平徘徊。
虽然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工业化走向经济发达之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都必须经过工业化才能走向富裕之路,也不意味着缺少发达服务业支撑的工业化能走向成功。如果认为服务业从属于工农业而忽视或歧视服务业的发展,甚至不顾地方的比较优势而盲目地发展工业,这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事实上,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服务业的繁荣早于工业的繁荣,并且正是服务业的繁荣为近代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近代工业的兴起源于世纪的工业革命,而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的世纪开始了一场波及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商业革命,正是这场商业革命使得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在这场商业革命中,以海上交通运输和贸易为代表服务业是西欧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革命催生的以海上交通运输和贸易为代表的服务业不仅是当时西欧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商业革命开拓了广阔的原材料来源市场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从而为后来工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在谈及世纪工业革命的根源时,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世界名著《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商业革命的支持。从二战之后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来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本质上是工农业生产高级化的表现形式。二战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最快的行业是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目前这类行业已经占到OECD国家GDP的20%—30%,而1980年这一比重只有10%—20%。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主要为工农业乃至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农业生产的支撑,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工农业发展完成之后才能发展这类服务业。事实上,以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本质上是工农业生产高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方面,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工农业生产的生产链日益被延长,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如交通、运输、通讯、贸易等)来连接与协调这些日益专业化的部门,只有服务业良好的连接与协调,才能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降低成本,企业越来越将主要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把企业内部非核心业务的一些服务性功能如销售、物流、广告、会计、融资等外包出去,交由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完成,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专业化服务企业则通过提供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促进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所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工农业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只有二者保持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地向高水平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