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组织或者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或者产品,用于进一步的生产或者商业活动。生产性服务业要求有专业知识或者技能的人来为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职能提供外化服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中,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在产品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有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的灵活性、敏锐的创造力、沟通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这都是进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对高素质从业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发达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发展是十分重视的,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对服务业人才的教育。例如韩国的“服务业人才培养体制完善计划”设立了针对各个服务领域的专科学校,从而加强“产学服务专门人才联合教育”,并联合“服务产业支援中心”共同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第二,开展针对就业的培训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推出了为期一年的全日制就业教育培训计划,面向18岁至24岁的高中或者大学应届毕业生。培训内容涉及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或者能够产生更多就业机会的工作,政府还会发放一定数额的培训津贴,并且针对25岁以上的、失业超过两年的青年人,由政府出资安排其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另外,新加坡推出了金融人员转换方案以解决其金融人才紧缺问题,通过改方案能够使没有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有参加金融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能够进入金融行业能力的人才。第三,引进高端人才计划。比如英国政府建立了“企业家奖学金”从而鼓励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生来到英国进一步提升自己并进行创业。第四,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比如新加坡为了更好地发展零售业、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通过创造优良舒适生活环境的方式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人才。另外澳大利亚则通过改进社区的服务和生活方式等途径,开展商业和社区振兴计划从而吸引和留住专业的服务人才。(www.xing528.com)
目前辽宁省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还不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有相当一部分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由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是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面对目前普通劳动力供过于求和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这种供求之间的矛盾,如何提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关系到辽宁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视角来分析,辽宁长期以来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层次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极度的缺乏。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远远低于消费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较小,占整个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也偏低。相对于制造业来说,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依赖人力资本,依赖于高素质人才,这也应该在生产性服务业在岗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上有所体现。长期以来,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没得到应有的充分重视,这就导致了高端服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