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互动发展分析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互动发展分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纯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存在两点问题:第一就是权重系数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主观性较大,计算出的结果不一定能够实现客观准确。第二个问题就是权重系数均一化问题,也就是所有关联因素均使用同样权重系数,这种均一化的加权方法,导致评价缺乏公平性与最优性。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互动发展分析

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来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振兴。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当今时代已经处于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信息数量激增,也就是“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信息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代表了其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首先就是促进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因此,研究信息产业与占工业主体的制造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提高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对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与传统是相对的概念,所谓先进制造业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传统制造业通过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后提升而成的,如数控机床、航天、航空装备等;第二部分是依托新技术产生的带有引领性和基础性的新兴产业,如生物制造、微纳制造等。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难以离开信息技术对其的融合与改造。Chowdary(2005)提出信息系统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在于其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这主要是通过将IT技术融合到制造业中并对各个供应链环节进行整合实现的。李燕鸿(2006)根据对上海的研究提出,“信息化有助于上海先进制造业突破城市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上海先进制造业的突破性发展。”Liao Kun,Tu Qiang(2007)提出环境对于制造业信息化的作用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当环境属于低不确定性的状态下时,制造业信息化对制造业有较大正面作用,但是对制造业产业间的互动影响很小,反之,在高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制造业信息化则对制造业本身影响较小,而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制造业产业间的互动。Englmaier,Reisinger(2008)指出新兴产业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发展,要提高信息资源对于制造业的投入效率,充分发挥有限的信息产业资源的作用。杨学山(2008)指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核心是提高企业效益,注重的是产业互动的最终结果。谢康(2009)指出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为了提高技术效率。(www.xing528.com)

当前国内多数学者研究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单纯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存在两点问题:第一就是权重系数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主观性较大,计算出的结果不一定能够实现客观准确。第二个问题就是权重系数均一化问题,也就是所有关联因素均使用同样权重系数,这种均一化的加权方法,导致评价缺乏公平性与最优性。为了克服属性权重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中权重系数被均一化计算的问题,这里运用超效率DEA——灰色关联模型,即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灰色关联模型进行改进,运用该模型对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各行业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与经典灰色关联模型的邓氏关联度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模型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