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判断标准

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判断标准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研究众多学者的成果并结合自身对经济服务化的理解,笔者认为经济服务化的判断标准应该归结为三类。总量标准包含两个指标,一是服务业占比,另一个是人均GDP,这两个指标结合运用是判断经济服务化的核心标准。这是判断经济服务化的补充标准。学者们通过研究提出城市化率达到50%是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演进的关键点和临界点,而城市化率达到65%是经济服务化的绝对标准。

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判断标准

关于如何判断经济服务化,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但是如前文所说,众多学者对于经济服务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演技角度出发,众多学者提出的判断经济服务化的标准也不尽相同。综合研究众多学者的成果并结合自身对经济服务化的理解,笔者认为经济服务化的判断标准应该归结为三类。

(1)总量标准。总量标准包含两个指标,一是服务业占比,另一个是人均GDP,这两个指标结合运用是判断经济服务化的核心标准。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当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比重超过50%以后,经济走向了服务化。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一直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核心标准,从配第-克拉克定理到库兹涅茨和钱纳里模型,去判断经济发展阶段都离不开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即使后来的学者对于服务经济的判断有些不同的判断标准,但是对于一个观点他们都没有异议,那就是服务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更有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后,一国或者地区就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始转向经济服务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特征越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服务占比作为判断经济服务化的标准。如我国学者夏杰长提出“服务经济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是最高的”。来有为(2013)认为“服务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是经济中从事服务活动的人员及其创造的增加值超过农业和工业之和,并占据50%以上比重。”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经济服务化判断的核心标准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超过50%以上”。

(2)结构标准。这里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三次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结构。这是判断经济服务化的补充标准。王燕等(2016)通过对美国、日本经济服务化阶段的比较指出,“以服务业比重超过50%作为判断标准的同时,应该考虑工业占GDP比重由上升转向下降这一经济服务化的重要表现。同时,在服务业占比快速上升的同时,农业比重必然快速下降。”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转型期和70年代的日本转型期,其特征都是农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到10%以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快速上升。(www.xing528.com)

(3)供求标准。这是判断经济服务化的参考标准。前面所说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等都是服务业的供给标准,与此相适应的应该是需求标准,也就是要得到相应需求结构的支撑,供需平衡才能稳定发展。而需求结构服务化的核心是消费需求的服务化。关于如何判断消费需求服务化,一些学者提出了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一指标,认为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全部人均消费支出50%以上就应该判断为经济服务化。而钱纳里和郑克强在判断经济服务化时又加入了城市化率这一指标。学者们通过研究提出城市化率达到50%是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演进的关键点和临界点,而城市化率达到65%是经济服务化的绝对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