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是优化辽宁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的重心也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而言,辽宁省既面临着走一条什么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面临着如何促进服务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选择。在这种状况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将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这种联动发展能够推动服务业供给总量的增加,从而解决辽宁省服务业比重过低的问题,带动辽宁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这将逐步将经济增长纳入三次产业协调带动的轨道。其次这种联动发展能够使得需求结构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而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效率的提高将使得辽宁省经济增长对高资本积累依赖度得到降低,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将使得人力资本积累得到增加,从而有益于改变目前投资率畸高、消费率偏低的局面。
(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能促进辽宁制造业转型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并且从价值的贡献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已经开始超过生产阶段所创造的价值。从环节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只占40%左右,而从利润贡献来划分占到60%以上。尤其一些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创造发明、采购交易等这些典型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占整个制造行业利润能够达到70%左右。从目前辽宁的情况来看,辽宁的制造业正面临创新不足和附加值低下等一系列的现实矛盾,同时也面临内部资源、环境等条件制约。而从生产性服务的特殊功能出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延伸制造产业链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意义。因为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而现代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等都是企业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如电子商务)为制造业企业辅助性生产服务活动从产前、产中、产后中剥离提供良好的产业载体。在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下的这种创新和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升级,将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是提升辽宁城市能级的重要保证。城市经济学对城市作了不同能级的分类,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对城市能级分类的一个标准是人口的规模,中国根据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把城市分为四等:人口少于20万的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万人口以上的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称为特大型城市。城市能级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内在综合素质及其地位与作用的重要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共6个,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二级指标共有15个,三级指标共有44个,基本上采用了我国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业是提升城市能级的核心,也是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在打造大都市方面生产性服务发挥着关键性的核心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金融、信息、科研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都十分发达。如何提高辽宁城市能级对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加快辽宁城镇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能够提高辽宁城市的资源集聚、辐射和配置能力,从而强化城市功能,形成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