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与平衡机制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与平衡机制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节点企业可以是多条不同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安排,协调资源及可能存在的冲突,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的形成使链上各个成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快速反应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大幅度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与平衡机制

一、供应链基本知识

(一)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Supply Chain,SC)是指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涵盖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所有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具体来说,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网络。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连接生产与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外部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二)供应链的结构

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将供应链的结构描述为如图11-1所示的模型。

图11-1 供应链结构图

从图11-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三)供应链特征

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客户的客户组成。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甚至不同国别的企业构成,涉及不同的组织文化或民族文化背景,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节点企业为了适应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www.xing528.com)

(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多条不同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上,会产生接口的协调问题,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使之标准化,才能满足节点企业处在多条供应链上交叉点的现实需求。

二、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已出现了20年左右,但关于它的定义由于出发点不同,每个理论研究者或企业实践者的认知都不完全一样。一般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和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促使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比传统企业管理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和协调,要求各连接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协调,实现柔性的、稳定的供需关系。其本质特点如下:

(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建立在各职能部门基础上,往往由于职能矛盾、利益目标冲突、信息分散等原因,各职能部门无法完全发挥其潜在效能,因而很难实现整体目标最优。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流程为基础,物流、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工作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消除各职能部门以及供应链企业成员的自我保护主义,实现供应链组织的集成和优化; 通过核心企业管理思想在整个供应链上的扩散和移植,实现管理思想的集成; 通过准时制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快速反应、全面管理思想等管理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供应链管理方法的集成;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管理手段的集成; 通过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有效运用价值链激励机制,寻求非增值活动及相应结构的最小化,实现供应链管理效益的优化和集成。

(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供应链是由各个不可分割的、环环相扣的环节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从总体上考虑,如果只依赖部分环节的信息,可能因信息的局限和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计划失控、管理失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安排,协调资源及可能存在的冲突,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3)全新的库存观。传统的库存思想认为,库存是维系生产和销售的必要措施,因而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只是实现了库存的转移,整个社会库存总量并不减少。供应链的形成使链上各个成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快速反应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大幅度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4)以客户为中心。无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类型和数量有多少,供应链的完善都是由最终客户的需求驱动的,正是最终客户端的需求使得供应链存在。

(5)注重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企业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才能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