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送合理化:克服不合理现象与优化准时配送

配送合理化:克服不合理现象与优化准时配送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决策,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损失。配送应充分管理好集中库存,在大大节约社会财富的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的库存负担。不过价格过低,使配送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也是不合理的。此外,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使配送变得不合理。这是开展配送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

配送合理化:克服不合理现象与优化准时配送

一、不合理配送

不合理配送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配送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配送形式。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决策,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损失。目前一般存在的不合理配送形式有:

(1)资源筹措不合理。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资源筹措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资源重复配置,配送量计划不准,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

(2)库存决策不合理。配送应充分管理好集中库存,在大大节约社会财富的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的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总量较低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库存转移但库存总量未降低的结果。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失去了应有的市场。

(3)价格不合理。总的来讲,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的价格,即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之成本总和,这样才会使用户有利可图。有时候,由于配送有较高服务水平,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是普遍的原则。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进货价格,损害了用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不过价格过低,使配送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也是不合理的。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以此不但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较之通过配送中转送货则可能更节约费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

(5)送货运输不合理。配送与用户自提比较,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可大大节省运力和运费。如果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则就导致不合理。此外,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使配送变得不合理。

(6)经营观念不合理。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是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相反却损坏了配送的形象。这是开展配送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例如,配送企业利用配送手段,向用户转嫁资金、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用户接货,以缓解自己库存压力; 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用户资金; 在资源紧张时,将用户委托资源挪做他用获利等。

二、配送合理化的途径

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率的配送系统,必须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良好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不断优化配送方式,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实现配送合理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实现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其实质就是在同一个地区,许多企业在物流运作中相互配合、联合运作,共同进行理货、送货等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共同配送有利于克服不同企业之间的重复配送,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2)实现区域配送。配送的区域扩大化趋势突破了一个城市的范围,发展为区间、省间甚至跨国的更大范围的配送,即在配送范围内向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辐射。配送区域扩大化趋势将进一步带动国际物流,使配送精力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3)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

(4)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所担心的供应间断问题,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能力的体现,可以发挥物流系统的综合效益。

(5)实行产地直接配送。实行产地直接配送持有效地缩短流通渠道,优化物流过程,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特别是对于批量大、需求量稳定的货物,产地直送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6)实现配送的信息化。配送信息化就是直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重新构筑配送系统。信息化是其他先进物流技术在配送领域应用的基础。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送货系统、辅助配货系统、辅助分拣系统等。(www.xing528.com)

(7)实现配送的自动化。配送作业的自动化突破了体力劳动和手工劳动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大量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无人立体仓库,采用了诸如自动装卸机、自动分拣机、无人取货系统和搬运系统等自动化物流设施,提高了配送效率。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可以使分拣、配货的速度大幅度提高。

三、配送的共同化

共同配送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益,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的客户进行配送,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这种方式称共同配送。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的客户所需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能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将配送企业的用户集中到一起,就能更有效地实行配送。共同配送的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由各配送企业分成。

物流的共同化并非局限于配送的共同化,还包括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共同化。物流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和信息; 物流的设施及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装卸机械、搬运设备、托盘和集装箱、仓储设备及场地等; 物流管理是指商品管理、在库管理、配送管理、作业管理、成本管理、劳务管理等。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有如下三种:

(1)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可能是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建立的,也有可能是大型的连锁企业独资兴建或控股的物流子公司兴建的。这类公司不仅承担物流作业,而且往往也兼有采购和批发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配销中心,当然也有可能只从事物流作业活动。

(2)厂商联合型配送中心。它在厂家与批发商或供应商与连锁总店之间进行共同配送。一是对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发商按区域进行共同配送,每个批发商只负责特定区域的商品配送,在这些区域除配送自己经营的商品外,还负责在这一区域配送其他批发商的商品; 在其他区域,别的批发商同时也为他提供同样的服务。二是众多厂商通过配送中心的共同配送向众多的连锁店配送商品,每个厂商都将要配送给各连锁店的商品先配送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为各连锁店进行共同配送。

(3)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即由批发商、零售商、连锁公司共同组建配送中心,向同一地区众多的零售店铺进行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的运作,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有四种运作形式: 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在配送时间、数量、次数、路线等方面的安排上,在用户可以接受的前提下,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是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共同配送方式。三是在用户集中的地区,由于交通拥挤,各用户按货场或处置场所单独进行配送有困难,而设置多用户联合配送的接收点或处置点。四是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有数个不同的配送企业,各配送企业可以共同利用配送中心、配送机械装备或设施,对不同配送企业的用户实行共同配送。

本章小结

运输是指利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实现货物长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的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的距离、环节、工具、时间和费用是合理运输的“五要素”。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有: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直达直线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合装整车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等。

配送是指按客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进行集货、分货、配货业务,并以合理的方式将配置货物送交客户的过程。配送不但为物流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配送工作可分为六个步骤,即包括拟订配送计划,下达配送计划,按配送计划确定商品需要量,配送点向仓库、运输、分货、包装及财务部门下达具体配送任务,配送发运与送达等。配送方法主要是指为完成配送任务所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包括配货作业方法、车载货物的配装、配送路线的确定等。

关键概念

运输(Transportation) 空间效用(place utility) 配送(distribution)

时间效用(time utility)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