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衡量,学术界主要采用三类测算方法:参数(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法等)、半参数(OP方法、LP方法等)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指数法等)。本文采用基于产出导向型的数据包络法(DEA)估算多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即TFP的变化率。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一是DEA方法无须事先设定具体的生产函数或假设分布,对统计数据采用线性优化方法来估计边界生产函数与距离函数,可以不受较强的理论约束,避免具体参数设定带来的估计误差;二是Malmquist指数具有一阶差分的类似效果,各行业同方向的变化将被消除(王恕立等,2012)。
2.被解释变量——国内服务投入自由化指数(DSLI)、区内服务投入自由化指数(RSLI)、区外服务投入自由化指数(FRSLI)
借鉴Fernandes(2007)、Amiti and Wei(2009)、Arnold et al(2011)、Knobel(2012)等的方法,构建服务投入自由化指数(index of services inputs liberalization),该指数同样反映两类信息: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关联。由于区外服务面临歧视性、非歧视性管制壁垒,国内服务仅受非歧视性管制壁垒的影响,区内其他国家服务受到的管制壁垒类型则取决于区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迄今为止,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在所有的服务业领域并未对外形成统一的管制壁垒,且由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进展有限,除了欧盟,绝大多数区域协定不太区分外国服务的来源,因此这里对区内服务受到的管制壁垒进行灵活处理:欧盟各国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流动,则将区内服务视为仅受进口国非歧视管制壁垒的影响;北美贸易自由区内各国服务的流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则将区内服务视为受进口国的歧视性、非歧视性管制壁垒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t代表年份,j代表制造业某细分行业,k代表国家。将服务业管制壁垒指标分解为歧视性、非歧视性管制壁垒指标,再将其转换为外国服务管制改革指数(FSTL)和国内服务管制改革指数(DSTL)。由于EU、NAFTA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上存在区别,因此区内服务管制改革指数(RSTL)、区外服务管制改革指数(FRSTL)则根据情况选择FSTL或DSTL,具体说明在后文中将被提及。此外,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表计算“服务投入—制造业生产”的产业关联,其中,atjk是制造业细分行业来自于服务业细分行业s的国内服务投入比例,其值为“国内服务投入/总中间投入”;a,tjk是来自于区内非本国的服务投入比例,其值为“区内他国服务投入/总中间投入”;a,tjk是来自于区外国家的服务投入比例,其值为“区外服务投入/总中间投入”。(www.xing528.com)
3.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为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有必要纳入相应的控制变量。一些重要文献引入了最终品和中间品关税指标来衡量货物贸易自由化,而这也被当作控制变量并用于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如Arnold et al.(2011,2012),张艳、唐宜红和周默涵(2013)等。此外,Knobel(2012)等引入GDP,Wang(2007)、Foster et al.(2012)等使用教育水平等作为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变量加以控制。借鉴已有文献,纳入的控制变量如下:行业的区内最终品关税削减指数(RTI)、行业的区内中间品关税削减指数(RITI)、行业的区外最终品关税削减指数(FTI)、行业的区外中间品关税削减指数(FITI)、行业的GDP比重(RGDP)、各行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比重(RDVAT)、各行业中等技术工人的工时比重(RCMS)和各行业高技术工人的工时比重(RCHS)。
选取上述变量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控制区内、区外货物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的影响,引入RTI、RITI、FTI、FITI变量,其中RTI为一国对区内其他国家细分行业的加权平均关税削减指数,RITI的测算则借鉴Schor(2004)的做法,即G j表示行业j来自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货物中间投入集合,a为该国从区内其他国家进口的货物中间投入比重,其值表示为“进口的区内他国的货物中间投入/总中间投入”。FTI为一国对区外其他国家细分行业的加权平均关税削减指数,同样借鉴Schor(2004)的方法对FITI进行测算,即为该国从区内国家进口的货物中间投入比重,其值表示为“进口的区外国家的货物中间投入/总中间投入”。此外,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EU内部已减免关税,则不考虑在该区域的模型中引入RTI、RITI指标。二是控制一些反映行业特征的相关变量,如RGDP、RDVAT。其中,RGDP不仅反映各制造业细分行业对总体经济的贡献比重,也可以反映该国制造业的结构,这是直接决定制造业可以使用服务投入的程度并进而获得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RDVAT则代表各细分行业国内价值对出口的贡献,该变量可以反映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各国制造业的生产与贸易特征,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一国出口的商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投入,因此需考虑出口对中间投入的使用状况并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制造业生产率。按照Johnson and Noguera(2012a)的定义,RDVAT为“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出口”,其中“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依据KPWW方法(2011,2012)进行测算。三是引入反映教育水平的相关变量,如RCHS、RCMS。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各国的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吸收能力,部分研究将教育水平或教育体系的质量作为衡量一国制度因素的重要变量之一,且视为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