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展开、社会流动性增强的时候,传统的邻里乡党等社区基本上失去了介于国家和个人的中间缓冲地带的作用,个人很难再享受到邻里乡党间守望相助、嘘寒问暖的情感关怀,个人当然更自由了,但也更孤寂、无助。我的同乡肖云儒老先生前些时申请了一个课题,研究现代都市社区的邻里关系。这个课题极有现实性,现实中邻里关系大多淡漠,很多甚至可以说根本无关系可言,结为邻居多年,彼此之间不熟悉、不关切极为常见。
企业能否成为一个类似于传统邻里乡党的小共同体呢?因为彼此的利益是一致的,与企业一起成长、发展对个人也是有利的。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企业拿出更多的善意,在共事关系中注入情感的内涵,让人觉得更温暖、更愉悦,或许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基于这个考虑,我们高山流水集团尝试成立了“孝敬基金”,以帮助员工为父母尽孝为突破口,建起企业、员工以及员工父母各方之间的情感纽带。
1.孝的社会功能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道德范畴,所谓“百善孝为先”。经过世代传承,为人子者当尽孝的观念,已走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处。即使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和冲击,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急遽的转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思维惯性、价值观念仍顽强地存在于社会大众层面。社会把孝敬视作一个人的根本义务,视作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始终未曾有多大的改变。
孝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奉养,孝是和“养”联系在一起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广大的农村一直没有形成由国家扶助和建立的养老体系、机制,也就是说养老基本上是个体家庭的事,这也是“养儿防老”的观念之所以产生和流行的现实土壤,所以孝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道德伦理,实际上起着稳定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当然,随着财力的充裕以及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等种种因素的考虑,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在农村中试行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在六十岁以后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样领到养老金,其来源包括国家、集体的补贴、补助以及自己前期所交纳的相应费用,使得农村的养老保险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有助于减轻养老中对于子女的严重依赖。但应该看到,这仍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相对于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养老机制,政府将始终面临着较高覆盖和较高水准之间的两难选择。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养老模式仍然要延续,难以被完全替代。
即使是有国家建立的养老保险,农村中的养老形势还是比较严峻。自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农村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了少生,家庭规模日渐萎缩,这意味着子女的养老责任实际上加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吸引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于农村的大多是老弱者。尤其是在中西部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出打工子女的赡养和接济。
2.孝敬基金
近些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吸纳大量就业人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员工是农民工。以我们高山流水集团来说,聘用的员工大部分都来自陕西以及周边诸如河南、甘肃等省份较为偏远、落后的农村。这些员工一般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正规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所从事的工作多半集中在保安、物业、建筑等领域,整体收入水平不是很高。
进入繁华的城市工作以后,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工消费欲望很容易被刺激起来,特别是现在已经出现了所谓第二代农民工群体,相对于他们以前朴实耐劳的父辈而言,这一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群体从心态上更接近、更认同城市生活,而离农村更遥远了,他们的生活观、消费观都有了极大的转变。相对微薄的收入很难满足他们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积蓄就更不可能了。要靠他们来赡养和接济农村中的父母长辈非常困难。甚至每年过节回家探亲,对许多农民工来说也很成问题,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来尽孝心、周情达礼,很多人是没有能力做到的。而过年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也催生出诸多不易化解的情绪。
对父母长辈的基本义务要尽,可力又有所不逮,有些人就被迫打起了歪脑筋,不惜铤而走险,如有的保安借工作的便利进屋偷窃,我们集团曾经发生过类似事情,失窃的业主当然不满,情绪很多,宣泄是免不了的。此类事情的发生,既让违法的员工付出高昂代价,又使业主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僵化。
为了安顿员工的心,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孝敬父母、解除其后顾之忧,也为了向业主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我们尝试从制度层面上入手,通过建立制度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想借此契机探索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应当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文化传统和社会事业有效连接起来。(www.xing528.com)
经过反复思索,我们集团尝试推行“孝敬基金”的制度。
所谓“孝敬基金”,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出资成立基金,按月定时直接寄给员工父母或者员工认可的其他长辈,帮助员工尽其孝心。但员工必须向企业如实上交父母的户口所在地证明、住址等相关必要信息,以及员工本人的身份证件。由于要求提供确切的身份信息,有个别员工在“孝敬基金”推行后自动离职。
自2006年8月首先在高山流水别墅的物业公司启动、试行,截至2013年4月该物业公司已累计汇寄“孝敬基金”人民币385 175元,累计受益者达2 600人次,范围辐射陕西、甘肃、湖南、贵州、河北、河南、四川、重庆、山西、山东等省市。
通过持续的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的结果,“孝敬基金”员工家属除了有的因住址较为偏远、邮寄困难,取款须费周折以外,都表示满意和认同。每月都有固定汇款给父母等长辈,参与“孝敬基金”的员工更觉踏实和安心。随着“孝敬基金”的有序推行以及措施的逐渐完善,员工及其家庭切实享受到由此而来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和巩固了员工家庭的和睦关系,增加了情感。反过来又促使物业岗位上的员工工作积极,规避了安全隐患,减少了业主的情绪,加深了业主对我们企业服务质量的信任感。
3.前景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客居京华,孤身在外,感到了人情的淡薄和心灵的孤寂。这一感受对现代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人与人关系的非情感化是普遍现象,这不能归咎于人心的不古、归咎于社会的倒退,它是现代化进程的大势使然。也正因为如此,令我们对人与人之间消逝已久的温熙的情感有更多的期待和追求。
儒家思想本就把中心放在人与人相处之道上,主张待人如己,与他人建立起一个有情有义、有来有往的互动模式,乃至把这种情感上的互动模式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建立起一个有情味的世界,这就是仁的逐步实现过程。我们或许可以从儒家的思想资源中得到某些特别的启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一部分。
企业是个事业共同体,有着既定的目标,需要所有人员的通力合作。合作要靠互动来实现,如果人员间各有“心事”,互生情绪,那只会产生摩擦,互动既无法形成,合作也无从谈起,更多的是互相视作竞争者,难以相容,更加冷漠。通过权利和利益的公平分配,制定和实施公正的制度,提供平等的机会、渠道,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情绪;但更重要的,还应考虑如何增进情感,让情感成为彼此发生互动的方式。所以,企业还可发展成一个情感共同体。
我们在本书中明确提出这个观点:不平等产生情感。其意是如要产生情感的交换、互动,须有主动的、真挚的态度,以及更多的付出。“孝敬基金”制度是我们集团基于这一理念、为弱化员工情绪和增进彼此情感而进行的一次初步尝试,确实达到了增加情感的效应。这使得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类似于传统社区那样嘘寒问暖、恤孤怜贫的情感氛围。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