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修养身心乃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特色,在第一章时我们已经简单提过了。这里要具体谈的是修身与控制、消解情绪的关系。
1.修身的目的是控制情绪
中国传统思想侧重修身,有多方面的意义。
其一,道德内化于己身,才是真正的道德,否则是假仁假义。内化,靠修身的工夫。高度认同某种道德,且在矛盾冲突的时刻排除干扰和诱惑,一意坚持。长久修炼,意识高度纯化,道德行为就自然,较少做作的成分。
其二,修身对“治国平天下”所起的前提性作用。这是“内圣外王”的老命题,修身以“成圣”为目标,为“治国”提供精神修养上的支持。如果把“外王”泛化,理解成一般性地做事,那么这个命题对一般人也有实际价值:要想把事情做好,除了技术上的准备,精神上还必须经过细致、精深的淬炼。如此方能胜任而愉快。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此也有过很好的议论,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曾于某空军基地发表演讲:“我因此次到空军各基地,遂更亲切悟到中国禅宗与宋明理学家所发挥之‘心性修养’,实非仅在深山寺庙与私人书斋中一番闲谈论、闲工夫。即使现代最机械、最紧张的斗争场合中,依然同样需此训练,合此教义。空军如此,海军、陆军事可例推。军队如此,工商实业界亦可例推。军事与经济如此,政治、教育乃至其他一切文化要项,同样亦可例推。要言之,中国历史上唐、宋、元、明四代禅宗理学家所言心性修养工夫,既可通之现代最机械最紧张之空军生活,岂有不能通之于其他职务乃及一应日常人生之理。”[26]钱穆先生提到的禅宗也是中国人建立修养观的一个理论资源。禅宗讲“平常心是道”,修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锤炼平常心,保持心态的平稳与随和。平常心,按照我们的理解,是自我的内心平等调适。
其三,修身对于养生所起的作用。中医的养生之法,除在饮食起居上有讲究外,还有是心性的修炼。力求清心寡欲、心态平和。清代的养生名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一书中有《省心》章,专讲化解情绪。
他说:“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曰:求人不如求己。呼牛呼马,亦可由人,毋少介意,少介意便生忿,忿便伤肝,于人何损?徒损己耳。”[27]人情世态阅历久了,对不必要动气的事就不必动气。动气伤肝,于人无损,只是害自己而已。
又说:“少年热闹之场,非其类弗亲。苟不见几知退,取憎而已。至于二三老友,相对闲谈,偶闻世事,不必论是非,不必较长短,慎尔出话,亦所以定心气。”[28]不是适合出入的场合,要懂得见机而退,否则讨嫌。是非长短少点计较,情绪自少!是否太消极了呢?也不能这样说。世事复杂,不是简单的是非长短可以论定的,过于计较这一点,难免火气旺盛,损伤自己。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他说:“凡事取人代劳,事后核其成可也,或有必亲办者,则毅然办之,亦有可姑置者,则决然置之。办之所以安心,置之亦所以安心,不办又不置,终日往来萦怀,其劳弥甚。”[29]说的是省心安神的法子,也说的是管理的法子。我自己办事的原则,凡能够亲自办理的,不必假手于人;实在办理不过来,到必须授权的时候,勇于授权,不起疑虑——管理就是授权的艺术,事后能考核更好,不再操心。否则,要么患得患失,要么手忙脚乱,事情既糟糕,情绪也不好。中国传统思想,把治身与治国放在一起谈,看重两者的内在相通性,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修身不管它最后的指向如何,最要紧的工夫还是要化解不良情绪,让心情能够安定下来,始终处在平和稳定的状态中。(www.xing528.com)
2.修身的用力方向
修身有个用力的方向:向内、内倾,以“无我”为主。什么意思呢?难道说人要放弃他的意志,成为没有思想和能动性的玩偶之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状态?不是这个意思,所谓“无我”,是说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把自我中心化;一旦中心化了,就固化下来,失去了变通、转圜的余地。这是人无法控制情绪的心理根源。情绪,无非是环境或者他人的反应与自我的立场和预期发生抵触。自我立场越是强硬,越是缺乏弹性,所遭遇的抵触越大,情绪也就越大。
所以,适当调整自我,在不利的情况下有转移立场、视角的能力,将能很好地消除情绪,心态平和,不至于让莫名的情绪冲昏头脑,搅乱关系。
有个笑话:两个人为三七等于二十一还是二十二争个不可开交,官司打到县太爷那里去。县太爷大怒,命衙役狠打那个三七二十一的人。他叫屈,怎么连县太爷也不明事理犯糊涂了呢?县太爷说,那人都偏执到三七二十二了,还与他争,不该找打么!把自我固化,如同那个三七二十二的人,会偏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遇到这样的人该怎么办!而我们又经常在生活和管理中遇到诸如此类的现代偏执者。
此外,“无我”还有一层意思: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过于看重自我,无形中贬低了对方,不把别人看低就不足以把自己抬高,这个逻辑是明摆着的。中国古代文人,有个很认真的想法:以天下为己任,要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想法,能赋予人极大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使得社会多了群不计功利而心系长远的忧国忧民之士,非常令人尊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需要警惕的是,这么想,可能太高看自己了。现代有个著名文化人,有回乘船,遇上风浪,有点惊险,但他神色坦然,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担忧,他说他肯定不会出事的,因为他遇难了,中国文化也随之玩完。这种狂放不羁,不乏人欣赏;只是认真过了头,就近于荒唐可笑了。
过于看重自己,一是看低了别人;二是为自己加上虚妄的责任,也就招惹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老子说“自知者明”,大有道理。明了自我的边界,知道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不得不止,自然情绪较少,不会怨天尤人。
3.安人
《论语》上有句话“修己以安人”。“修己”是控制好情绪;“安人”的目的则使人无情绪,无情绪自然心安。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是减少或者避免被管理者的情绪反应。如果被管者的脾气特别坏,情绪很糟糕,心情激荡,怎么说都难说得通。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情绪若上来了,逆反心特重,父母说得越有道理越是顶嘴。有经验的人,在与人沟通时,很重视管理对方的情绪,尽量创造条件弱化对方的反应,使其心安,心安便容易接受意见了。
从前学过一篇文章,至今记忆犹新,是《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当权,强秦举兵来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出兵的条件是以老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老太后不愿意小儿子孤身涉险,拖着。赵国的大臣们等不起,纷纷游说太后,大概话说得太直、太重,冒犯了太后,太后发脾气了,放下狠话:今后谁再提这事儿,必吐口水到他脸上。事情就此僵住,赵国也岌岌可危。此时,大臣触龙出面,他很有经验,知道太后在盛怒之际,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务必先安抚好太后的情绪,触龙见太后,先不提人质的事,从老年人的起居生活说起,一下子拉近两人距离;再从父母关爱子女的角度讨论怎么做对子女的将来更有利,怎么做才真正叫做爱子女,情真意切,令太后不知不觉中接受,太后的意志暗中随着触龙的思路转移着。这是通过安抚、化解情绪达成所愿的范例。
在我看来,第一流的管理人才,能让人和自己都怀有情感,关系越来越融洽亲密;而最坏的管理者,是让人满肚子情绪,自己也不得安生。好像杜月笙也说过类似的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无本事,无脾气;末等人,无本事,有脾气。脾气,就是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