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的意义

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的意义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情感的关系,或者说,缺乏情感充实和支撑的关系,断然不能长久,仅是一时的苟合而已。把自我修养到位,无疑,有助于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韩信不背叛,念情,原因是刘邦有情于他。天下如一家,这是以内心的情感为中介,在情感的基础上重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的意义

上面说了关系靠情感建立。没有情感的关系,或者说,缺乏情感充实和支撑的关系,断然不能长久,仅是一时的苟合而已。所以,人际关系,亦可说成是“人情”。有关系在,就是有情在。大致说来,人以自我为起点,由家庭而至于社会、自然,所建立的种种关系,皆以情感为纽带。因此,上面所说的“关系本位”,论本质,应该是“情本位”。

1.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能否构成一种关系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都有自省、反省的心理能力。在自省的时候,人实际上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分为二,化作审查者和被审查者。小孩子,就因为反省能力欠缺,所以老要家长们提醒、纠偏乃至惩罚,才能改正它不好的习性,而逐渐社会化。所以,人和自我事实上也构成关系。

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在人和自我的关系上,期望的处理方式是“修身”。关于修身,在后面讲“情绪”时,我要展开谈,本处仅从与自己的关系的角度来谈一谈。

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比较欣赏冷静、稳重的人,不太喜欢人过于夸张、激动,不喜欢人一惊一乍,大呼小叫。稳定的人,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做到这一点,当然不容易。我想说的是,这种人格态势,究其实质,来自人对待自我有一个稳定的设计和预期,不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所谓“自知者明”,彻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能要什么,在什么条件下能选择什么以及底线、边界在何处,心智便可谓成熟,能按照自己设定的轨道前行。

修身的目的,是尽量让人臻于此境,我们只要读读宋明理学家的语录、日记等文献,就可发现让自己能够完全地、彻底地“静”下来,是理学家们共同的追求,他们探索、设计出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来修养己身,力求从容。我曾多次去王阳明余姚的故居以及龙泉山讲学处,了解到王阳明有一段非常典型的说法,他在与友人的书信中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5]在经历重大的人生挫折、磨难时,在巨大的不公平面前,也能够保持心境的安稳与平定,没有怨天尤人的情绪,这就是变化气质、修养自身的关键之所在。

儒家还推崇“慎独”,即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不起私心杂念,而有内心的澄净、无纷扰。这是通过克制自我的欲念,降低需求,来摆脱对于外界的依赖,以避免不必要的情绪产生,扰乱人应有的平静。

很明显,这样的自我状态,乃是一种无任何情绪性反应的宁静心境。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以减少、乃至泯除让人心灵不安的情绪为追求的。

为什么有此目标呢?我想,还是与前面所说的“关系本位”有关吧。当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时,无论如何,不能过于伸张个人意志、意愿,而要观察、照顾到对方的心理需要、反应、情绪;否则,相互冲突的意志拥挤不堪,极容易产生矛盾,从而破坏关系。关系,就是“大局”。我们常说有大局观、从大局着眼,无非要维持关系的长期化、稳定化、和谐化。在此目标下,通过修身,自觉克制自我情绪,调整心态,是顺理成章的事。

把自我修养到位,无疑,有助于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人与他人

儒家认为人与他人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和谐”。和谐,即彼此无冲突地相容。人与人的相处能做到融洽、祥和,这当然就是情感状态了。

和谐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家庭中。家庭以浓缩的形式体现出了社会上可能的种种关系。家庭中,有上下辈的父母和子女关系,有平行的兄弟关系,有结二姓之好、化异姓为同姓的夫妻关系。家庭的原则是和睦,所以有“家和万事兴”的俗语。显然,和,只能靠情感、靠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实现出来。和,是情感融洽的结果。朱桐庐著名的《治家格言》有十六个字说得好:“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如果家族的气氛、性格是刻薄的,是严苛的,那么家庭不睦,不睦则无法久长。刻薄、严苛的对面,就是厚道与温情。(www.xing528.com)

当人走出家庭,踏入社会,加入某个单位,就发生了上下级关系。就西方人来说,上下级之间,平等相处,下级直呼上级的名字,也无不妥。放在中国人身上,估计没哪个下级敢于如此,这叫做“没大没小”。也就是说,上下级是个有大有小、必须分出大小的关系。以下犯上固然不对,以大欺小也不对。以下犯上,叫“目无尊长”;以上欺下,叫“恃势凌人”。

社会组织中有上下关系,虽然地位不平等,但也要有情。中国人所主张的,是上级对下级超出工作范围的关怀和照顾,是下级对上级的信任与忠诚。比如,楚汉相持不下的时候,韩信的作用凸现出来,他倒向哪一边,哪边则可取胜。项羽派人游说韩信,韩信没有动摇。他的理由是,当初在项羽阵营时,项羽不重视他;转投刘邦后,刘邦没什么不能与他分享,把他视作一尊人物。韩信不背叛,念情,原因是刘邦有情于他。

以上种种,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至于对待陌生人,中国文化也推崇的是情感化。西方文化则不同,如《圣经》中,耶稣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基督教的教义,要人打破血缘关系的狭隘性,转以上帝为中介,在平等的基础上重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经过基督教一千多年的教化,西方文化中,对陌生人关系的处理并无什么滞碍难通之处。中国文化则不然,不是把陌生人视作和我平等者,而是把陌生人“熟人化”,即通过建立情感联系来消除彼此心灵上的陌生感、疏离感和异己感。《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把血缘关系向外推,将天下纳入到血缘的脉络里,其情感意味更浓厚。天下如一家,这是以内心的情感为中介,在情感的基础上重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北宋理学家张载,在他著名的《西铭》中说得更加明确:“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整个宇宙在他的眼里,就是以情感为架构支撑起来的。

像旅店、宾馆之类的场所,人来人往,人聚人散,流动性大,是最不容易产生情感的,也最不必产生情感的。但如果问从业人员他们的营业理念、服务理念是什么,多半会说力争做到“宾至如归”,让客人虽然出门在外却有回家的感觉。换言之,宾馆应能给予客人温馨的情意。可见,把陌生关系情感化,变成熟人关系,变成回头客、老客户,是我们文化的下意识的选择。

3.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天,异化的形式为神)的关系是情感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只有在情感中,天人合一才成立,究其实质,就是人和自然亲密无间的融合感。

天人合一的命题,最开始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来的。在他的理论系统中,天界(自然)和人界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两者是同一的。他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有鸣则有应,此起则彼伏。在互动的模式下,人的行为应当配合着天。这种思想,当然没什么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根据,确切地说,还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但它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作用是巨大的,直到今天,中医养生风水等,其理论基础还在此。

如果清洗掉“天”的人格痕迹,把“天”看成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那么两者关系的情感基础则更清晰了。

我们看陶渊明一首著名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传达的情感很平和,也很澄净。自然(环境),并未带给诗人生存压力;相反,诗人在此中有自足的归宿感。人与自然是合一的,而这种合一不是现成的,而首先是诗人心境的转变。当以超脱的态度去审视包括自我在内的自然时,自然便是我,我同时也是自然。

再看辛弃疾同样一句著名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何曾能够见人之妩媚呢,但词人觉得理应如此。准确地说,是词人觉得情应如此。情感也有着自身的逻辑,它在要求对方(即使是无情之物)对它做出对等的回应。《文心雕龙》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情投射过去,好像是赠送;回应过来,好像是报答。这句话很准确地交代了情感运作的逻辑。在一赠一答中,情感便得到了确证,确证强化了认同,认同则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看来,我们中国人不大喜欢把自然看成是无情之物,或者看成科学意义上的纯客观的自然;毋宁说,把自然看成是有情的,能够与人的心情相互呼应,能时刻与之共鸣。龚自珍有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本无情感可言,但是龚自珍相信,它是有意落在泥中,更来护花。

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情感都作为最后的取向支配着各种关系的建立,因此可以说情感关系乃是关系的本质;那么,建立和维系关系的最佳方式是增进彼此的情感。用中国人通常的说法,这个工夫叫:做人情,送人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