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金融及其要素与影响

国际金融及其要素与影响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国际收支与汇率是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两个中心问题。资本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国际间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等资本转移部分,还包括非生产和非金融性的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权的收买或放弃等。

国际金融及其要素与影响

国际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国际收支与汇率是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两个中心问题。国际收支从收入和支出角度描述一国国际交换活动总的数量关系,并分析这一数量关系保持平衡所需要的条件及其变动规律。汇率则是反映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交换比率的关系。与价格供求关系相类似,汇率一方面受到国际收支状况影响,另一方面汇率变动又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任何导致对外国人支付的交易,都记入国际收支账户的借方,并在前面加一个负号“-”;任何导致从外国人那里获得收入的交易,都记为贷方,并用正号“+”表示。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知识链接】

2003年1—6月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见表10-4)

表10-4 2003年1—6月中国国际收支平衡 千美元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各项国际交易的记录,因而从每笔交易和从借贷总计来看总是平衡的。但国际交易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事先无法达到平衡。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交易实际有两种:一种是事先的自主性交易,另一种是事后的调节性交易。贸易项目一般是前一种。在自主性交易中如发生差额因而只能动用国际储备或借入短期资本以弥补上述差额,则属于事后的调节性交易。自主性交易的国际收支如果能基本相抵,则调节性交易就不必占重要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国际收支就基本上达到平衡;如果情况相反,则国际收支就不平衡。这里说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指平衡表上借贷总计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是各国重要经济目标之一。本国经济中许多因素,诸如生产波动、产业结构变动、金融动荡和物价升降等,都能影响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国外经济、政治、金融状况的变化也能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和抵消这些影响,需要调整国际收支。这不仅是为了使国际收支能保持基本上平衡,而且也是为本国汇价、物价的稳定以及本国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在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以调整国际收支时,要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作全面的分析,并把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统一起来考虑。

(三)编制国际收支表的用途

编制国际收支表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分析,重点是分析国际收支差额,并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扭转不平衡状况。

(2)进行国际收支结构分析。对国际收支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个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结构变化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指导对外经济活动提供依据。

(四)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如下:

(1)居民原则。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计价原则。即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

(4)复式计账原则。即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账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账以符合复式计账的要求。

(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

1.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商品(进出口)、劳务和国际间单方转移。其经常账户包括以下几方面:

(1)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欧洲出口纺织品等,是经常账户中最重要项目。

(2)服务贸易即劳务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商业服务,等等,又称为无形贸易。

(3)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中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和债券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和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借方。

(4)经常转移包括政府与民间相互捐赠等发生的收入转移。

2.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资本账户分为:

(1)资本项目。资本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国际间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等资本转移部分,还包括非生产和非金融性的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权的收买或放弃等。

(2)金融项目。金融项目是资本与金融账户最重要的部分,它具体包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如贸易信贷)”等三个子项目。

(3)储备资产项目。储备资产指一国货币当局拥有的可用于国际支付的外国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等,又称为外汇储备

3.官方储备项目

官方储备项目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和外汇储备等的变动。

另外还有差错与遗漏。差错和遗漏是一个估计项,用以弥补统计过程发生的误差。如果数据没有误差,那么“经常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官方储备变动”正好等于零。然而由于统计过程或人为因素影响会发生误差,如资本非法抽逃没有被国际收支账户所记录,因而实际统计数据往往不满足这一条件。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误差,设立一个估计项来冲销,以保持国际收支账户形式上的平衡。

(六)国际收支账户基本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中心思想很简单:如同个人需要为埋单付账一样,一国必须为它在国外埋单付账。一个人支出大于收入时,必须通过出卖资产或借钱来填补亏空,一国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同样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弥补:一是向外国人出售资产或借债,二是减少外汇储备。

这一关系表述为:

经常账户顺差+净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0

或 经常账户顺差+净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

三、汇率理论

(一)汇率

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二)汇率的标价法

汇率的标价法包括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两种方法。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这种标价法又称付出报价。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这种标价法又称收进报价。

(三)汇率升值与贬值

汇率升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跌了;汇率贬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升值”和“贬值”是描述汇率变动的两个基本概念。升值表示用比较少量本币就能换得一定数量外币,或者一定数量外币只能换得较少数额本币。升值使本国货币兑换价值提高,又称本国货币变强了。贬值表示需要用较多数额本币才能换得一定数量外币,或者一定数量外币能换得较多数额本币。贬值使本国货币兑换价值下降,因而本国货币变弱了。

依据升值和贬值发生机制不同,又分为法定升值、贬值与市场升值、贬值两类情况。

法定升值指政府当局规定和宣布提高本国货币对外币兑换价值,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马克曾被法定升值;法定贬值指政府当局规定和宣布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币兑换价值,如我国1994年汇率改革,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人民币实际发生法定贬值。

市场升值指由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动造成的某国货币对外币兑换价值上升;市场贬值指由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动造成的某国货币对外币兑换价值下降。

采用不同汇价标示方法,标价变化与汇率变动关系不同。如采用直接标价法,汇价数值上升表示本国货币贬值和外国货币升值,汇价数值下降则表示本币升值和外币贬值。例如,人民币汇价从8元升为9元表示人民币贬值,因为这时兑换1美元需要用比先前更多的人民币;反之,如下降到7元,则表示人民币升值,因为这时兑换1美元仅需用比先前较少的人民币。如采用间接标价法,汇价数额上升表示本国货币升值和外币贬值;汇价数额下降则表示本币贬值和外币升值。因而,首先需要确定采用什么标价法,然后才能判断汇价标价额变动与汇率升值或贬值的关系。

【经典案例】

共同通货会使贸易更容易

法国法郎、德国马克和意大利里拉,正处于消失的过程中。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决定放弃自己国内的通货,并开始使用一种称为欧元的新的共同通货。由所有参与国代表新建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发行欧元,并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这就正像联邦储备控制美国经济中的美元一样。

为什么这些国家采用一种共同的通货?共同通货的一个好处是使贸易更容易。设想美国50个州都有不同的通货。你每跨过一个州界,就需要兑换你的货币,并进行汇率计算。这是不方便的,并阻止了你在你所在的州之外购买物品与劳务。欧洲国家决定,随着它们的经济变得更为一体化,避免这种不方便更好一些。

但是,选择一种共同货币也有代价。如果欧洲国家只有一种货币,他们就只能有一种货币政策。如果它们对于什么是最好的货币政策有分歧,它们就必须达成某种一致,而不是各行其是。由于采用单一货币既有好处又有代价,所以经济学家中对欧洲最近采用欧元是不是一个好的决策仍有争论。

(四)汇率形成的供求分析

如同商品价格取决于供求并且影响供求一样,汇率取决于外汇供求并影响外汇供求,因而可以从供求关系角度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以美元作为外汇代表,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于对外汇需求意味着人民币供给,外汇供给意味着对人民币需求,因而讨论汇率供求决定关系,只要考虑对人民币或美元的供求关系,无须同时讨论对本币和外币各自供求关系。

(一)对人民币需求

所有产生收受外汇的国际交易都导致对人民币需求,其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

(1)中国对外出口;

(2)资本流入;

(3)国际交易媒介因素和外国储备资产也形成对人民币需求。例如,瑞典向埃及出售烟熏鱼,可能用美元报价和结算,从而发生对美元作为国际交易媒介的需求。人民币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因而对它作为国际交易媒介的需求较小。

与商品需求曲线相类似,对人民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价值越高,对人民需求越小,反之亦然。

当人民币汇率贬值即比较便宜时,中国出口国外商品的外币价格降低,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增加,对人民币需求相应增加;相反,当人民币升值时,中国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上升和需求下降,对人民币需求相应下降。

从资本流入方面对人民币需求也是如此。当人民币变得比较便宜时,用人民币标价的中国各类资产比较便宜,因而对中国资产需求即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提升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反之亦然。

(二)人民币供给

人民币供给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

(1)中国公民、企业和其他机构购买国外商品和劳务时,要把人民币变成外汇,产生了人民币的供给。

(2)中国人想购买外国资产,如纳斯达克上外国企业股票时,也要获得外汇,从而产生人民币供给。也就是说,国外投资导致人民币供给。

(3)如果一部分人民币作为外国交换媒介或官方储备,当外国人由于某些考虑(如认为人民币将贬值)减少人民币使用和储备量时,也会造成人民币供给。

人民币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价值越高,对人民币供给越大,反之亦然。

例如,当人民币汇率贬值即比较便宜时,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下降,人民币供给相应下降;相反,当人民币升值时,进口商品人民币价格下降,对进口商品需求上升,人民币供给相应上升。

从资本流入看,当人民币贬值变得便宜时,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国资产价格上升,因而对外国投资需求和资本流出下降,结果人民币供给下降。反之亦然。

【经典案例】

汇率调整将打破中国的出口依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美国和中国都存在失衡问题,而且正是两国经济过分紧密的相连才使这种失衡现象得以持续。最近,天则经济研究所张曙光教授发表的一篇论文,创造性地用一个“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的概括,解释了中、美两国产生的这种失衡。

简单地说,在实物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高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中国又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需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经过“中国制造”后,再大规模出口世界,从商品变成货币,完成了一个生产循环;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大量企业严重依赖出口,创造了大笔外汇,再加上招商引资引进的FDI,以及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中央银行不得不发行相同额度的货币,而为了回笼流通中过多的货币,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不断地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增加的外汇储蓄无法有效使用,政府不得不用其购买美国国债或都存放在美国银行,由外国政府和外国企业再将这些钱投资到中国,形成资金和货币的国外循环。

在第一个循环中,中国依赖的是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美国依赖的是中国加工的产品;在第二个循环中,中国依赖的是美国的货币,美国依赖的则是中国手中的外汇支撑其赤字经济。

在这种双向依赖中,中国处于弱势地位。在实物经济方面,中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贸易摩擦和“中国威胁论”,中国自己资源耗尽以赚得的血汗钱,却面临夺走别国工人饭碗的指责;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最多只有5%的收益,这一来一回,就是10%的净损失,还不算中国付出的环境污染、本土企业被挤出等隐性成本或难以计算的损失。

中国明明拥有超过11万亿元的储蓄余额,为什么还要拼命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至于各地政府以之作为政绩标杆?10多年来,中国官产学界不断有人提出警告,呼吁加快产业升级和向服务业的拓展,甚至政府给予了明确的政策导向,这条高消耗、低效率之路越走越远,直至把国内资源“资本化”殆尽后,今天宁可满世界像冤大头一样高价买资源,仍继续在出口—加工工业化的不可持续路径上越陷越深?为什么外资的流入和贸易出口的增长这么快,中国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越来越惊人,但却并没有给中国最广大的产业工业和农民带来什么福利,以至于父亲10年前到广州打工一月赚500元钱,10年后儿子去还是拿这么多钱?这钱都让谁赚去了?这些问题当然从经济、社会及至政治角度可以拿出不同的答案,但却缺乏一个将中国的角色放在全球体系中系统性考量的解释。

与11年前的那次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人民币汇率的一次微调,不仅在国际货币市场引起大的震动,而且成为中国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影响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人民币汇率有史以来第一次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也使我们相信,人民币价格的一个小的动作,会带来许多改革的需求;调整汇率形成机制,也因此有可能成为国内经济政策的一个转机。

中国经济要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把现在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为内需推动、以内部为导向的增长方式,达到内部经济平衡;中国内部的广大市场必须尽快启动,中国本土资本的活动性和滚动性效率需要激发和提高,企业需要依靠升级和技术进步刷新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在这些方面,汇率能够起到约束和激励作用,同时还需要投融资体制、贸易政策、财税制度和金融服务等诸多因素的改进。因汇率形成机制的解冻而打开的要素价格国家管制的大门,虽然只是一条小缝,也会因为来自市场、来自农民出自自身利益而推动的巨大倍增效应,对中国更为宏大的市场化改革和经济转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引自高昱《商务周刊》2005年8月1日的文章。

四、汇率体系

世界上的汇率体系主要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一)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交往的稳定,减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但是,实行固定汇率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必然出现外汇黑市,黑市的汇率要远远高于官方汇率,这样反而会不利于经济发展与外汇管理。

(二)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www.xing528.com)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实行浮动汇率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尤其在中央银行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对经济较为有利,同时也能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但浮动汇率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波动。

【经典案例】

固定汇率制——国际金本位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在金本位制下运行。每个国家都维持黄金储备,并同意一单位本国通货兑换一定量黄金。在金本位制下,世界各国保持固定汇率制。

假设美国财政部随时准备以一盎司黄金买卖100美元,而德国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以一盎司黄金买卖100马克。这些政策共同固定了美元和马克之间的汇率,即1美元必定交换1马克,否则,单一价格规律就要发生作用,而且在一个国家购买黄金并在另一个国家出售就是有利的。

假设汇率是每美元3马克。在这种情况下,套利者可以用100美元购买300马克,用这些马克从德国中央银行购买3盎司黄金,把黄金带到美国,并以300美元卖给美国财政部,获得利润200美元。通过把黄金从德国带到美国,套利者增加了美国的货币供给,而减少了德国的货币供给。

因此,在金本位制时代,套利者的国际黄金转移就是调整货币供给和稳定汇率的自动机制。这种制度并没有完全固定汇率,因为在距离遥远的两国间运送黄金是有成本的,但国际金本位制在运输成本确定的范围内保持了汇率。因此,它防止了大幅度而长久的汇率变动。

五、影响汇率的因素

两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并受下列主要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动。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中外贸收支对汇率变动起决定性的作用。外贸顺差,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贸收支直接影响外汇供求。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既直接关系到货币本身实际代表的价值与购买力,又关系到商品的对外竞争能力与对外汇市场的心理影响。通货膨胀减缓,本币汇率就上涨;反之,则下跌。

(三)利率水平对资本的流动的影响

一定条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国际短期资金流入,提高本币汇率;低利率则反之。

(四)各国的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虽然不能改变汇率的基本趋势,但一国根据本国货币走势,进一步采取加剧本币汇率的下跌或上涨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五)投机活动

投机活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外汇投机活动,有时能使汇率波动超出预期的合理幅度。

(六)政治事件

国际上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汇率的变化也有重大影响。上述各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各种因素会合在一起同时发生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时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为另一因素所代替。

一般而言,在较长时间内(如一年)国际收支是决定汇率基本走势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汇率政策只起从属作用——助长或削弱国际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机活动不仅是上述各项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且在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的汇率走势的基础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汇率的波动幅度;从最近几年看,在一定条件下,利率水平对一国汇率涨落也起重要作用。

【知识链接】

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45个同盟国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村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该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

2.八国集团(G8)

八国集团的全称是“八国首脑会议”。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七国集团,也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1994年第20次会议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参加政治问题讨论,形成了“7+1”机制。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延续了23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为了“八国首脑会议”。

3.欧佩克(OPEC)

欧佩克的全称为“石油输出国家组织”,该组织成员国的石油蕴藏约占世界石油蕴藏总量的77%,其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40%。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于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其成立的宗旨是维护产油国利益,维持原油价格及产量水准。成立时,有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五国加盟。其后,陆续加入的会员国包括:卡塔尔、利比亚、印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及加蓬八国,其中厄瓜多尔及加蓬已退出。石油、黄金与美元,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石油输出国家组织的石油政策与美元汇率的涨跌息息相关。

4.欧洲央行(ECB)

欧洲央行的全称为“欧洲中央银行”,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欧洲央行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管理主导利率、货币的储备和发行以及制定欧洲货币政策;其职责和结构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式,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欧洲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它不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不受各国政府的监督。它是唯一有资格允许在欧盟内部发行欧元的机构,欧元正式启动后,欧元国政府失去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而必须实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欧盟区每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和问题都不同,而欧洲央行的政策只有一个,所以统一的政策在不同的欧盟区国家里被执行的难度很大。

5.美联储(Fed)

美联储的全称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其类似于美国的中央银行,完全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保证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非通货膨胀的增长。美联储是根据1913年美国国会的一项法案设立的,共由12家区域性的联邦储备银行构成,这12家银行各自推举一名代表出任美联储联邦顾问委员会成员。每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都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对各联储银行收集来的消息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评估,随即决定采用什么方式来配合经济的增长或延缓经济的下滑,包括利率水平的决定。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美联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看法和政策都显得非常重要,对外汇市场常常有较大的影响。

6.美国财政部

美国财政部成立于1789年,其职责是处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事务、征税、发行债券、偿付债务、监督通货发行,制定和建议有关经济、财政、税务及国库收入的政策,进行国际财务交易。财政部长在总统内阁官员中居第二位,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洲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国家开发银行的美方首脑。从2001年开始的美元弱势行情,跟美国财政部的大肆宣传很有关系。美财政部的一举一动是外汇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其现行的政策是利用弱化美元来解决美国越来越严重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以及劳务市场等问题。

7.日本财政部

日本财政部是外汇市场里最活跃的成员,专门负责日元政策和外汇市场的干预工作,曾经为干预日元的波动而一日花掉150亿日元。日本央行原来是财政部下的一个机构,后来成为独立的央行,负责印刷钞票、制定利率政策和解决其他金融方面的问题。日本央行用10年时间的“零利率政策”应对1989年以来的日本经济衰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次财政部决定干预汇市时,日本央行就会利用20多个被选银行部署汇市的干预行动。

六、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2.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剩资本的形成或国际收支大量顺差。过剩资本是指相对的过剩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率的提高,资本积累迅速增长,在资本的特性和资本家唯利是图本性的支配下,大量的过剩资本就被输往国外,追逐高额利润,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就由此而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在国外获得的利润也大量增加,反过来又加速了资本积累,加剧了资本过剩,进而导致资本对外输出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近20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资本、金融和经济等一体化趋势有增无减,加之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与运用,资本流动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使当今世界的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而快捷。总之,过剩资本的形成与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是早期也是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利用外资策略的实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通过不同的政策和方式来吸引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迫切需要资金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往往通过开放市场、提供优惠税收、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等措施吸引外资的进入,从而增加或扩大国际资本的需求,引起或加剧国际资本流动。

(3)利润的驱动。增值是资本运动的内在动力,利润驱动是各种资本输出的共有动机。当投资者预期到一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他国,资本就会从他国流向这一国;反之,资本就会从这一国流向他国。此外,当投资者在一国所获得的实际利润高于本国或他国时,该投资者就会增加对这一国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或国际垄断利润,这些也会导致或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在利润机制的驱动下,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流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普遍建立,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经常波动,且幅度大。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持续上升,则会产生兑换需求,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不稳定或下降,资本持有者可能预期到所持的资本实际价值将会降低,则会把手中的资本或货币资产转换成他国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向汇率稳定或升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动。

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汇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国利率提高,其汇率也会上浮;反之,一国利率降低,其汇率则会下浮。例如,1994年美元汇率下滑,为此美国连续进行了7次加息,以期稳定汇率。尽管加息能否完全见效取决于各种因素,但加息确实已成为各国用来稳定汇率的一种常用方法。当然,利率、汇率的变化,伴随着的是短期国际资本(游资或热钱)的经常或大量的流动。

(5)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往往与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有关系,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财政赤字,该赤字又是以发行纸币来弥补,必然增加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一旦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减少损失,投资者会把国内资产转换成外国债权。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财政赤字,而该赤字以出售债券或向外借款来弥补,也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因为,当某个时期人们预期到政府又会通过印发纸币来抵销债务或征收额外赋税来偿付债务,则又会把资产从国内转往国外。

(6)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一国的投资气候恶化而可能使资本持有者所持有的资本遭受损失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投资条件发生变化而可能给资本持有者带来的损失的风险。战争风险,是指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战争对资本流动造成的可能影响。例如海湾战争,就使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在战争期间许多资金流往以美国为主的几个发达国家(大多为军费),战后安排又使大量资本涌入中东,尤其是科威特等国。

(7)国际炒家的恶性投机。所谓恶性投机,可包含这两种含义:

①投机者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纯粹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刻意打压某种货币而抢购另一种货币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普遍发生,会导致有关国家货币汇率的大起大落,进而加剧投机,汇率进一步动荡,形成恶性循环,投机者则在“乱”中牟利。这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恶性投机。

②投机者不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而是基于某种政治理念或对某种社会制度的偏见,动用大规模资金对某国货币进行刻意打压,由此阻碍、破坏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无论是哪种投机,都会导致该国资本的大规模外流,并会导致该国经济的衰退,如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等。

(8)其他因素。如政治及新闻舆论、谣言、政府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于预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3.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各国间资本的流动取决于利率的差异,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则资本流入国内;如果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则资本流往国外。资本流入有利于增加总需求,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资本流出会减少需求,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如果利率上升,在国内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这种减少会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当国际利率水平不变时,国内利率水平上升会使资本流入。这样,利率的上升就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相反,如果利率下降,在国内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而会增加进口,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当国际利率水平不变时,国内利率水平下降又会使资本流出。这样,利率的下降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二)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此种活动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活动。

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商品与劳务的国际性转移、资本的国际性转移、黄金的输入输出、外汇的买卖以至于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等各方面的国际经济交往都离不开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金融活动也凌驾于传统的实质经济之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2.国际金融市场的划分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

(1)按性质不同划分。

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信贷和国际债券业务,交易主要发生在市场所在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的金融法律法规管辖。

离岸金融市场:其交易涉及所有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大部分交易是在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业务活动也不受任何国家金融体系规章制度的管辖。

(2)按资金融通期限的长短划分。

国际货币市场:指资金借贷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交易市场,或称短期资金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指资金借贷期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信贷或证券发行,或称长期资金市场。

(3)按经营业务的种类划分。

国际资金市场:是狭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即国际间的资金借贷市场,按照借贷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信贷市场和长期信贷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由各类外汇提供者和需求者组成的,进行外汇买卖、外汇资金调拨和外汇资金清算等活动的场所。主要业务包括外汇的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外汇交易市场还包括纽约、苏黎世、法兰克福、东京和新加坡。

证券市场:是股票、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投资人和需求者之间的有效中介,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黄金市场:指专门从事黄金交易买卖的市场。

(4)按金融资产交割的方式不同划分。

现货市场:指现货交易活动及场所的总和。

期货市场:主要交易类型有外国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和贵金属期货等。

期权市场:是投资者进行期权交易的场所。

3.国际金融市场形成条件

(1)政局稳定。这是最基本条件。

(2)有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力。对外开放,贸易具有一定规模,对外经济交往活跃。

(3)外汇管制少,基本上实现自由外汇制度,管理很松,征低税或免征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较松,较优惠。

(4)国内发达的金融市场。如机构、信用、体制、设施、通信等。

(5)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通信设施完善。

(6)国际金融人才。

4.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1)大规模的国际资金的运用、调拨,合理高效地进行配置调节,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2)调节各国国际收支。汇率自动调节;国际储备动用;金融市场上借贷筹措资金,维护一国国际收支。

(3)畅通国际融资渠道能使一些国家顺利地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资金。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兴起就依赖欧洲货币市场;亚洲货币市场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银行业务国际化。各国银行通过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国际间建立了良好信用关系。

(5)资金余缺的调配,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从而使整个世界焕然一新。

当然国际金融市场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游资的冲击、危机传播和投机等的存在带来了诸多不安。

七、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进出口贸易。汇率贬值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作用。相反,汇率升值则有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这样,汇率贬值就可以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因为边际出口倾向小于1,所以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进口的增加一定小于出口的增加,从而也可以使贸易收支状况改善。相反,汇率升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各国间资本的流动取决于利率的差异,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则资本流入国内;如果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则资本流往国外。资本流入有利于增加总需求,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资本流出会减少需求,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如果利率上升,则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这种减少会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当国际利率水平不变时,国内利率水平上升会使资本流入。这样,利率的上升就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相反,如果利率下降,在国内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这种增加会增加进口,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当国际利率水平不变时,国内利率水平下降又会使资本流出。这样,利率的下降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任务练习与学习思考

1.国际贸易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2.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它的内容包括哪些?

3.什么是汇率?汇率的标价法有哪些?

4.简述国际资本的流动及其流动的原因。

5.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6.影响汇率的因素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