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

深入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波动形成的。我们通过表3-3中的数据来看均衡价格的形成。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由此可见,均衡价格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价格理论是由马歇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

深入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其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商品的供给量恰好等于商品的需求量时,便实现了均衡。当市场上需求量不等于供给量时,要么出现过度供给,要么出现过度需求,这便是市场非均衡。

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波动形成的。

一方面若商品的价格过高,则会刺激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但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量,这样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少于供给量,造成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会形成一种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促使生产者减少该商品的生产或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点。

另一方面若商品的价格过低,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供给量会减少,若需求数量多于供给数量,则会造成供不应求。这样会产生提高价格的推力,抑制需求刺激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点。

我们通过表3-3中的数据来看均衡价格的形成。

当西红柿市场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4.8元、5.4元或6.0元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出现了过度供给,此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着降价压力。这种降价压力来自于生产者,因为有些生产者愿意在更低一些的价格上生产,而更低一些的价格又会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数量从而克服过度供给的状态。

当西红柿市场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6元、3.0元或2.4元时,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出现了过度需求,此时市场也是不均衡的,存在着涨价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购买者,因为有一部分购买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而这一更高的价格又将促使生产者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逐渐克服过度需求的现象。

表3-3 西红柿的市场供需表

在表3-3中,如果西红柿市场价格为每公斤5.4元,需求量为88公斤,而供给量为348公斤,供大于求,价格必然向下移动;如果价格为每公斤3.0元,则需求量为448公斤,供给量为188公斤,供小于求,价格必然向上移动。这种一涨与一跌的现象会一直继续下去,直至最终达到价格为每公斤4.2元时为止。因为这时供、求相等,均衡就实现了,即4.2元就是均衡价格。

再让我们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角度看一下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首先,如图3-8所示,当市场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时,价格P1时的需求量为Q1,供给量为Q2,这时需求量少,供给量多,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必将导致价格下跌。在此过程中, 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 价格就会一直下跌, 直到PE为止, 从而使供、求量相等, 最终恢复均衡。

其次, 如图3 - 9 所示, 当市场价格P1低于均衡价格PE时, 价格P1时的需求量为Q2, 供给量为Q1, 这时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必然会使价格上升。在此过程中, 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 价格就会一直上升, 直到PE为止, 从而使供求量相等, 最终恢复均衡。

图3-8 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图3-9 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给均衡价格下这样一个定义: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可以用图3-10来说明均衡价格。

在图3-10中,横轴代表数量(需求量与供给量),纵轴代表价格(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D与S相交于E,这就决定了均衡价格为PE时,均衡数量为QE

图3-10 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理解均衡价格时我们还要应注意以下三点:

(1)均衡价格的相对性。正如我们在均衡分析时所讲过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和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一旦形成,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原来均衡的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之恢复到均衡。由此可见,均衡价格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2)决定均衡价格的是需求与供给双方的力量。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一个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的市场上,只有需求与供给决定价格,它们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边一样,不分主次。因此,需求与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均衡价格的变动。

(3)市场上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的背后进行的。

我们还要注意,当市场供求实现均衡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供给价格相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需求量与生产者愿意而且能提供的供给量也相等。

【知识链接】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亚当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马歇尔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 M.凯恩斯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

均衡价格理论是由马歇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马歇尔放弃价值分析而从价值的形式——交换价值入手,而交换价值是一物与另一物交换的比例,因而(交换)价值分析也就成了价格分析。因此,均衡价格理论也就成了价值理论。同时马歇尔引入了“时间”概念,由此将均衡价格划分为“暂时的均衡价格”“短期的均衡价格”和“长期的均衡价格”,其中“长期的均衡价格”相当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价格”或生产费用价格和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但是马歇尔用报酬递增、报酬递减和报酬不变三种情况来推导出的供给曲线,与其“完全竞争”的假设是矛盾的,由此产生了“马歇尔悖论”,从而使其均衡价格理论陷入困窘,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

通常所讲的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的概念,而马歇尔的“均衡”是局部均衡。虽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对后世影响甚大,但现代一般均衡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却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19世纪末创立的“一般均衡理论”。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决定的,而需求与供给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下面分两种情况介绍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减少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于人们的收入降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如图3-11所示,需求曲线由D0移动到D1。在原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过于求,即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则会产生降价的压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1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

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P0→P1),均衡数量减少(Q0→Q1)。

2.需求增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增加,如图3-11所示。

需求曲线从D0平移到D2。在原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过度需求,即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则会产生价格上升的趋势,直至形成新的均衡点E2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2和Q2

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上升(P0→P2),均衡数量增加(Q0→Q2)。

结论: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经典案例】(www.xing528.com)

侏罗纪公园和琥珀价格

当1993年琥珀价格上涨了2倍时,用琥珀来研究化石和已灭绝的动物的科学家们震惊了。由于琥珀的需求量是随着价格上升而上升的,因此,价格的上升是需求增加的结果,而非供给增加的结果。对琥珀需求的增加与影片《侏罗纪公园》的放映同步,在该影片中,科学家用琥珀中的标本来克隆恐龙,很多看过该片的人都购买了琥珀标本,这就增加了人们对琥珀的需求。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

(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供给减少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于生产要素成本增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减少,如图3-12所示。

供给曲线会从S0向左移动到S1。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状态,必然有涨价的压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1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P1和Q1

若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P0→P1),均衡数量减少(Q0→Q1)。

2.供给增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于生产要素成本降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增加,如图3-12所示。

供给曲线会从S0向右移动到S2。在原有均衡价格P0的水平上,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市场供求状态,必然有降价的趋势,直到形成新的均衡点E2为止。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P2和Q2

若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P0→P2),均衡数量增加(Q0→Q2)。

结论: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延伸阅读】

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供给、需求同方向变动

供给、需求同方向变动分两种情况: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

(1)供、求同时增加。假设需求曲线为D1,供给曲线为S1,均衡点为E1则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E1,如图3-13(a)所示。

供给增加(S1→S2)——形成新的均衡点E4——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增加(D1→D2)——形成新的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供、求同时增加,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不能确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些。

(2)供、求同时减少。假设需求曲线为D1,供给曲线为S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E1,如图3-13(b)所示。

供给减少(S1→S2)——形成新的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需求减少(D1→D2)——形成新的均衡点E4——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供、求同时减少,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图3-13 需求和供给曲线同时同方向变动

(a)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b)需求与供给同时减少

2.供给、需求反方向变动

假设需求曲线为D1,供给曲线为S1,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E1,则供、求方向变动可分为两种情况,如图3-14所示。

(1)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如图3-14(a)所示,供给减少(S1→S2),需求增加(D1→D2),会形成新的均衡点E2,则E2点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同原来的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了变化,从图3-14(a)中可看出,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不定。

(2)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如图3-14(b)所示,供给增加(S1→S2),需求减少(D1→D2),会形成新的均衡点E2,则E2点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同原来的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了变化,从图3-14(b)中可看出,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不定。

图3-14 需求和供给曲线同时反方向变动

(a)需求增加供给减少;(b)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四、供求定理

从以上关于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经济学中的供求定理:

(1)需求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按同方向变动。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按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按同方向变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经典案例】

纸张的供给和需求与经济周期

下面的文章描述了纸张市场的发展。阅读本篇文章时,请试着分析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在报摊或个人的购物袋中很容易发现经济好转的印证。纸张需求的迅速增加会把其价格推向较高的纪录。面巾纸、办公用纸、新闻纸——所有一切的价格都比1994年年初上升了25%~40%,而且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其结果为,超市购物者如果想用纸袋而不想用塑料袋就要提出来;办公室管理人员会尽量减少复印的次数;印刷者将采取额外办法减少浪费,以免提高价格;报纸有时会减少篇幅并提高价格,以弥补印刷成本的增加。

造纸商根据20世纪80年代高涨的经验已经建立的新造纸能力可以满足纸张需求的增长。大型纸张制造机已投入到生产线中,这些机器耗资几十亿美元,能增加9%的生产能力。为了支付新机器账单,造纸公司可能在未决定是否还用旧机器之前就开始启用新机器,结果纸张过剩又使其价格下降。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随着旧机器淘汰,需求的增加会把纸张价格推向一个新高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