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稀缺性的存在产生了经济学;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作出选择是有得失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修建飞机场所放弃的粮食就是作出修建飞机场这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一、资源

资源就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诸种要素的统称。按资源本身属性其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和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江、河、湖、泊、森林、海洋和矿藏,等等。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又被称为投资品或资本品,如厂房、机器、动力燃料和原材料,等等;货币形态通常又被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通常指企业家组建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知识链接】

与资源相关的世界纪念日

1.世界森林日:3月21日

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2.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问题。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3.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二十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4.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5.全国土地日: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我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二、资源的稀缺性规律

(一)稀缺性

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是生存与发展。这就要不断地用物质产品以及劳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需求源于欲望,而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又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而一个社会的资源在一定时期总是既定的。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也就是说,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从现实看,无论是贫穷的地区,还是富裕的地区;无论是富可敌国的富豪,还是一贫如洗的难民,都要面对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只是其稀缺的内容有所不同。所以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绝对性是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的存在产生了经济学;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二)选择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不同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作出选择是有得失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例如,我们把一块土地用于修建飞机场时,则必须放弃这块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为修建飞机场所放弃的粮食就是作出修建飞机场这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假定一个社会用它的全部资源可以生产出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两种物品,如粮食和水果。如果只生产粮食可以生产5万吨,只生产水果可以生产17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粮食和水果的不同数量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粮食与水果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和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1。

表1-1 粮食与水果的生产可能性组合 万吨

根据表1-1,我们可以作出图1-1。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图1-1中,连接A、B、C、D、E和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粮食与水果最大产量的组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AF线还表明,多生产一单位粮食要放弃多少单位水果,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水果要放弃多少单位粮食,因此,其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从图1-1中还可以看出,AF线内的任何一点粮食与水果的组合,也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AF线外的任何一点粮食与水果的组合,是粮食与水果更大数量的组合,但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它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重要概念。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这种欲望的粮食与水果也应该是无限的,但由于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社会不能生产无限的粮食与水果,这就表明社会存在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是无法实现的产量组合,这就表明稀缺性的存在。

在稀缺性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必须作出生产多少粮食与水果的决策,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人们所作出的选择。

在资源既定时,多生产一单位粮食就要少生产若干单位水果,或者说为了多得到一单位粮食就要放弃若干单位水果。所放弃的若干单位水果正是得到一单位粮食的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代表机会成本。

在稀缺性资源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必须作出究竟该生产多少粮食和多少水果的决策。这就是人类始终所面临的选择问题。

(三)选择的基本原则

经济学家把选择概括为三个相关的问题,即选择的基本原则:

1.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

用粮食与水果的例子来说,就是生产粮食还是生产水果;或者生产多少粮食、多少水果,即在粮食与水果的可能性组合中选择哪一种。

2.如何生产

用什么方法来生产粮食与水果,生产方法实际就是如何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用资本密集型方法来生产,还是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用劳动密集型方法来生产?不同的方法尽管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但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

3.为谁生产

粮食与水果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层与各个成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选择,即“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正是为了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知识链接】(www.xing528.com)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就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他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他也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他也可以将时间均分在这两门课上。当他把某一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他就必须放弃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他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他都要放弃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零花钱的时间。

我们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全家去度假,或者他们也可以为自己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一部分钱用于上述物品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其他物品上就要少花一部分钱。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要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交替。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增加,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的利润少了,相应支付工人的工资低了,而产品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收入的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制定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某些这类政策,例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平等有好处,但它都是以降低效率为代价的。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分配给穷人时,相应地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工人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就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的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制度而忽视了他们。然而,人们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作出更好的决策。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计划与市场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和手段。

计划是社会按照预先确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力量和形式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无论这种调节以何种力量和形式去实施,只要它是由社会按照事先确定的原则与目标进行的,就可以看作是计划,都属于计划调控的范围。而计划经济则不同,它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范畴,是一种社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全部或主要由计划调节的组织方式。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计划和计划调控的存在也不等于计划经济体制一定存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对计划和计划调控方式的全盘否定。

市场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调节的实质是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作用来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是指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配置,且市场调节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市场经济一词在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兴起后才流行起来。市场经济中包含着市场与计划,当代经济模式主要是“混合经济模式”,即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市场经济以企业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职能仅限于宏观经济调控;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还是微观经济的指令者和指导者,企业成为被支配的客体。

(2)资源配置的依据不同。市场经济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配置资源;计划经济是根据计划指标配置资源。

(3)资源配置的传递方式不同。市场经济以横向传递为主,在竞争中实现要素组合;计划经济则以纵向传递为主,机构重叠,信息不灵。

(4)资源配置的结果不同。市场经济以竞争为手段,优胜劣汰,保证效率;计划经济则主要依赖政府。

【延伸阅读】

市场经济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是用货币投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产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

(2)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最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四、经济学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经常面临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存在稀缺资源的浪费。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量,这就又引出了资源利用这一问题。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下面三个相关的问题:

1.充分就业问题

就是说如何能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经济生活中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也无资源的浪费,并且使产量达到最大。

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总会有周期性的波动,即尽管资源条件没有变,但粮食与水果的产量时高时低。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与水果,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涉及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同时,尽管各个社会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却并不相同。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在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同。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做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是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式。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经济学家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来比较这两种经济制度,其各有利弊。从20世纪总体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可以说,经济上成功的国家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好的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已被绝大多数人认可,但市场经济并非完美无缺。因此,还需要政府用各种干预手段来纠正市场经济的不足。经济学家把这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混合经济又叫现代市场经济。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那么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经济学主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国家,我国通常称经济学为西方经济学,可见,西方经济学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其本质仍然是现代市场经济。从这方面来讲,学习经济学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链接】

各历史时期比较经典的经济学定义

(1)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性质和增长的科学。

——亚当·斯密(18世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

(2)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快活的学问。

——A·马歇尔(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家)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选择的使用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L·罗宾斯(现代经济学家)

(4)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选择,在利用或不利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部门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配置形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P·A·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