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沉寂之时,必有强大的新生命在孕育,它会引领下一轮万物复苏。
大萧条里必然藏着大机会。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各种逆转都会随时发生。
比如,在PC互联网时代,淘宝、京东革了实体店的命。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却又沦为了传统企业。而近期,关于实体店逆袭的案例越来越多。这说明实体店开始悄悄崛起。
我们一定要看到这种变化。
如果我们现在将实体店萧条的原因直接归为整个经济形势的萧条,显然大错特错了。实体经济不是被电商打败的,而是败给了自己。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未来商业世界唯一的标准就是“人”,一切都因满足了“人”的需求而存在。满足“人”的程度,决定了存在的价值。
商品必须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注。商业的本质正在从“买卖关系”过渡到“服务关系”,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变化,实体店复苏的机会到了!
同时,电子商务也开始遇到瓶颈。比如现在开一家“网店”的成本有时已经超过实体店的房租了,又如对于淘宝来说,一些商家每引来一位顾客的成本大概在80元上下,但是很多商品的售价还不到80元!
大家对零售的未来开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一,很多人发现在网上开店成本低,纷纷把自己的店从线下搬到线上。这会导致商业地产租金降低、线下商品售价下降。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的供应激增也在加剧这一趋势。这将最终缩小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
第二,随着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物价的上涨,以及年轻一代对劳动待遇要求的提高,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一定会越来越高,所以物流成本会上升,这将导致电商优势不再明显。(www.xing528.com)
最终,线上商户的物流成本与线下商户的租金成本会达到平衡。
目前,中国电商的流量成本已经很高了,淘宝这样的大平台有垄断权力去收取比较高的流量价格。而随着移动电商的兴起,平台正在越来越割裂和碎片化,大平台的流量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移动电商的本质是去中心化,搭建以人为中心的社交电商平台,即分销、直销型平台。商家可以分散到这些平台,流量价格会有一定下降,但这部分成本毕竟存在。
过高的利润被消除,过低的效率被提高,过高的租金被降低,而同时过低的物流价格被抬升,这才是趋势!
未来商业争夺的是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的消费群,这群人生下来就不缺物质、不缺产品,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关怀”,这种关怀更需要面对面地交流与接触才能体现。
商业的核心优势正在从“价格”变成“服务”,但是比拼起服务,电商又怎么可能是实体店的对手?更何况再试想一下,当我们漫步在大街上,如果没有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实体店家,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感?
电商用“价格”逆袭了实体店,现在实体店需要用“服务”扳回一局!日本也曾有过实体店衰退期,但几年的调整后,重新稳定崛起,当下的中国正如同当年的日本。
星巴克曾经一度被COSTA和许多主题咖啡馆逆袭,但经过全面变革,在更具情怀、更佳体验的主题店模式推出之后,再次占据了市场优势。再看看ZARA,同样是卖衣服,它却使服装店重新焕发了青春。
现在众多实体店之所以还在徘徊,是因为它们还没有醒来。一直在拼价格、拼门面优势。未来那些同质化的产品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唯有那些能为用户提供独有体验的实体店,将脱颖而出。在这个大趋势下,很多电商也被倒逼着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设实体店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式的场所,弥补自己的短板。
这就是“消费升级”的本质:零售业已从一个交易的时代,进入到一个关系的时代,商家可以在实体店上大动手脚,从而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但是电商是通过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进行交易的,所以很难向消费者提供独特体验,它们必须寻求突破!
这就是“需求升级”的本质:消费者从寻求对产品的满足感转型为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前是人随物动,现在是物随人心。届时商家的文化、创新、体验及情怀,都将英雄有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