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消费者受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消费一种商品的时候,必然有一个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超过这一价格,他就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量,这一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同样的,厂商受生产要素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供给一种商品的时候,也有一个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低于这一价格,厂商就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供给量,这一价格就是供给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并不由消费者和厂商单方向决定,而是由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互相影响、互相冲击而形成的。需求和供给就像一把剪刀的双刃,共同剪出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一旦形成,若有某种力量使它离开原有的均衡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之恢复均衡。
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可知,价格愈高,需求量愈小,而供给量愈大;相反,价格愈低,需求量愈大,而供给量愈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当商品的市场价格过高,致使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时(称为需求不足,亦称为供给过度),供给者之间的竞争会把价格压低。而价格下降一方面会使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会使供给量减少。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致使市场价格过低,就会出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情况(称为需求过度,或称供给短缺)。这时,需求者之间将发生竞争,希望得到商品的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会把过低的价格抬高,而价格上升又会使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正是通过价格联系的需求和供给互相影响,此消彼长,才最终使需求与供给双方力量均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一致,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也一致。我们把这时的市场状态称为均衡状态,这时的商品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商品数量称为均衡数量。更明确地说,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商品价格,亦即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市场价格。而均衡数量则是指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商品交易量,亦即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状态的商品交易数量。均衡价格的形成如图2-10所示。
从图2-10我们可以看出,P0就是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为Q0,恰好等于生产者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的数量,不存在多余,也不存在不足,达到均衡状态。(www.xing528.com)
图2-10 均衡价格的形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均衡的状态往往不是一下就形成的,更多见的是非均衡状态。那么,均衡状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图2-10中,当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即价格在P1水平时,,即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那么,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下降,从而向着均衡价格变化;而当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即价格在P2水平时,,即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上升,从而向着均衡价格变化。最终,供求双方的协调变化,实现均衡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