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融资和筹资问题上国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支持,但在民营企业的融资和筹资问题上政府政策不完善。县域民营企业缺乏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机构无法精准判断经营风险,信贷投放的回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而抑制了资金的投放。
民营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仍是自有资金和银行借贷,融资担保门槛高,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担保机构在与银行业机构合作上处于劣势和弱势,银行往往对担保公司的信用持怀疑态度,甚至设置很高的资金门槛,导致部分担保机构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2016年甘肃省364家担保公司,担保责任余额仅423 亿元,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和业务量均占1/4,且主要倾向于农村贷款的担保,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得不到有效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导致民营企业资金紧缺,引发资金的挤出和替代效应,使长期的创新投入无法得到保障。
2.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较少
民营企业的特点是细而碎、小而多,经营模式千差万别,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能力去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融资和筹资问题上国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支持,但在民营企业的融资和筹资问题上政府政策不完善。
3.缺乏风险识别机制(www.xing528.com)
民营企业缺少股东支持,缺少合格抵押品,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因此信用风险明显高于国有企业。由于全省县域民营企业的经营内容、运营模式各不相同,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息统计不完善,很难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识别机制。
4.缺乏规范运营
县域民营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决定了经营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高。县域民营企业缺乏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机构无法精准判断经营风险,信贷投放的回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而抑制了资金的投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