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及金融服务优化计划

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及金融服务优化计划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信用评级结果在申请政府扶助资金、惠农补贴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运用。依托乡镇政府、当地能人、龙头企业或村委会,开展对农户贷款的集中评审、投放、日常管理、收回等工作,降低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成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合规”的思路,搭建以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投融资业务的县域产业投融资平台,主动对接县域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及金融服务优化计划

1.以“三变”为契机盘活县域资源

(1)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确权颁证进度。完成“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确权颁证工作,同时,加快农村集体资源的清产核资工作。

(2)按照“一县一户、种类齐全、总体满足”的思路,加快组建县域产权及其他权益类资产评估机构,有效满足县域资产和权益评估需求,奠定县域产权流转融资基础。

(3)加快构建县域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窗口和村级产权流转服务站全覆盖。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机制,健全交易规则和流程。

(4)制定农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处置方案,探索农地等各类农村资产临时收储托管机制,对市场化临时收储托管机构进行资金奖补。

(5)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农村集体资源等变股权。整合财政支农项目和扶贫到户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的股金,入股相关经营主体,扩充其资产规模,提升融资能力。

2.增强县域贷款风险补偿、分担能力

(1)壮大担保机构实力。整合全省70 支县域融资性担保基金,形成2~3 支规模较大、具有县域产业特色、分支机构辐射全省县域的担保机构。归集分散在各部门的补助资金,设立由政府主导、银行和企业共同参与、重点服务县域产业发展的担保机构,尤其是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入股政策性担保机构,优先为其上、下游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推动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加快设立县域办事处或分公司,实现县域全覆盖,并充分发挥其再担保作用。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容忍度,对因代偿发生的损失由财政兜底,提升担保机构积极性,力争县域担保机构担保平均放大倍数接近10 倍。通过贴补等措施,将县域产业融资担保费用降低到2%以下。

(2)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扩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和覆盖范围,力争县域中小微企业、涉农等各类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风险补偿金放大比例控制在10倍以内。(www.xing528.com)

(3)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重点是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加大产值险(价格险)补贴力度、扩大保费补贴区域,力争把所有县域特色农牧产业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以切实化解县域产业(尤其是种养殖业)周期性市场波动风险。依托各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县域再保险业务,同时推动其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重点开展县域保险业务。

(4)持续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在不良贷款清收、盘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信用评级结果在申请政府扶助资金、惠农补贴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运用。建立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3.搭建县域产融对接平台

重点是加快搭建县域贷款批量对接平台、投融资平台和产业信息共享平台,着力解决县域产业融资效率低、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依托工信、农牧等政府部门,搭建县域中小微企业及涉农企业贷款批量对接平台,界定其在企业筛选、推荐和贷款初审、发放、管理、回收等方面的责任,实现县域产业批量化、高效率融资。

(2)依托乡镇政府、当地能人、龙头企业或村委会,开展对农户贷款的集中评审、投放、日常管理、收回等工作,降低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成本。

(3)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合规”的思路,搭建以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投融资业务的县域产业投融资平台,主动对接县域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4)依托工信、农牧等部门,建立县域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全方位搜集或登记县域产业主体、市场交易、农户种植等方面信息,有效缓解贷款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