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养殖加工在甘肃省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古代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秦汉以前,“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以射猎为先”。[1]西戎民族在此驻牧,以畜牧业为生,终岁迁居。《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北地与天水、陇西、上郡……畜牧为天下饶”。[2]进入现代社会,甘肃省畜产品资源仍然十分丰富,基于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的独特性,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畜产品加工方法,制成了各种美味的畜产食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复杂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甘肃省畜牧业快速发展,肉类、奶类等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加速。尤其通过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在畜牧养殖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效益。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畜牧业市场准则,完善畜牧业治理机制,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加强牛羊品种改良、养殖小区与标准化生产、秸秆加工利用、污物处理、健康养殖等核心技术推广,使全省畜牧业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作为肉羊产出大省,近年来甘肃省肉羊产业成为全省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甘肃省肉羊饲养规模达到了1877.44 万只,超过西藏的肉羊饲养量,占全国规模的6.23%,在西北五省区中位居第三,羊的年末存栏数、出栏数、羊肉产量分别较2006 年增长28.99%、61.48%、61.3%。如图12-1 所示,2018 年甘肃省猪、牛、羊肉类总产量达到102.3 万吨,其中,全省猪、牛、羊产量在2016 年年末分别达到50.86 万吨、21.44 万吨、22.68 万吨。羊肉产量占比逐年提高,逐渐成为甘肃省畜牧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图12-1 甘肃省2010—2018年畜产品产量变动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
甘肃省各县域的畜牧产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猪、牛、羊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图12-1)和牲畜饲养量逐年增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畜产品养殖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品品质效应逐渐显现,利用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相融合的发展战略,为打造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引领奠定了基础。由表12-2 数据可知,各县的牛出栏数基本上稳中有升,总体上差别不大,甚至个别年份有反常下降。但对于羊出栏数都是每年近3万只的数量增长(没有一年出现反常递减),说明市场对羊肉需求持续旺盛。对于猪的出栏数,从2009 年到2014 年逐年递增,但是到自2014 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预计未来随着牛、羊出栏数需求增长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各县的大牲畜存栏数和猪出栏数、牛出栏数差别较大,其中凉州区2016 年的大牲畜存栏数为36.85万只/万头,约占各县(市、区)大牲畜存栏数总和的35%左右,约是金塔县的26倍;凉州区2016年的猪出栏数为86.97万头,约是金塔县的14 倍;凉州区2016 年的牛出栏数为15.31 万头,约是金塔县的27倍左右。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政策等差异相关。凉州区、会宁县、肃州区等的羊出栏数的差别较小,且各县(市、区)的羊出栏数都较高,总和达到404.06万只,约占甘肃省2016年年末羊出栏数的28%左右,其中凉州区、金塔县、民勤县的羊出栏数增速最快,2016年年末的羊出栏数分别较2009年增长16%、15.9%、15.2%。较快的增长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有关,比如凉州区普康公司、民勤的中天羊业龙头企业均采用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其中凉州区普康公司采取“农业+文旅+地产”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民勤的中天羊业采用“前期优质供种+全程技术服务+后期回收加工”的中天模式。(www.xing528.com)
表12-1 2016年甘肃省畜产品产出大县产量(单位:吨)
数据来源:《甘肃省2017年统计年鉴》。
表12-2 2009—2016大牲畜存栏数及牛、羊、猪出栏数(单位:万只/万头)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2010—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