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

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树立绿色理念,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选育“绿色品种”,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着力提升种子产量质量,加快甘肃省种业绿色发展;设立“绿色品种”育种专项,夯实现代种业绿色发展基础;加强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实施制种奖励补贴政策,推动种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

1.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各个县域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土地扭转,立足各县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农地扭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2.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

重点抓好粮、棉、油、蔬、果、中药材生猪家禽、牛羊等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建成一批生产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努力打造“菜篮子”商品生产供应基地;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基于各县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优势产业、城镇风貌等特色,在县域建成一批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创汇农业基地,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企业效益。

畜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强培育,分区推行,在农区及农牧交错区,结合当地实际,引进、转化、落地绿色牛羊产业化技术,在牧区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探索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重点区域加快畜牧业优势产业带建设,以“现代绿色草食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营销手段,打造一批甘肃省特色的绿色草食牛羊产业陇货品牌。

设施蔬菜绿色发展要面向省内外聚集相关专业人才;因地制宜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装备,建立推广应用平台和互联网信息化大本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设施蔬菜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设施蔬菜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马铃薯产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构建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快专用新品种培育,创新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加强脱毒种薯质量管理,推广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健全病虫害测报预警系统;重视贮藏价格体系建设,加快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加快构建网络服务体系,提升马铃薯市场竞争力。

制定科学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加强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重视土壤培肥技术研究,开展水分调控技术研究,促进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果园废弃物综合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广果树省力化、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动林果产业节本增效;更新改造老龄低效果园,比较提出老果园重茬更新效应最佳化模式;积极促进果品采摘后商品化处理及精深加工,延长林果产业链,增加林果产品附加值。(www.xing528.com)

突出中药材产地环境保护修护,优化产地布局,形成绿色中药材生产独特优势;突出生产措施提质增效,制定产地标准,推进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做好中药材产品精深加工;突出综合防控技术,优化投入品结构,提升绿色中药材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推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突出激励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绿色+道地”优势品牌战略。

树立绿色理念,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选育“绿色品种”,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着力提升种子产量质量,加快甘肃省种业绿色发展;设立“绿色品种”育种专项,夯实现代种业绿色发展基础;加强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实施制种奖励补贴政策,推动种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积极引进智能测控装置、现代农业装备,鼓励有条件的县域大力度建设农业工业园,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升级,促使园区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引进、推广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效益好的优良品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县域政府应该落实税收、人才、用地、金融等扶持政策,促进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各经营主体形成互利互惠关系,降低产业运行成本和风险,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和加快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力推进现代物流建设,在各县(市)内重点培育一批优秀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县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宏观信息预警机制,为农牧民提供生产信息、需求和价格信息等服务,逐步建立生产预警、市场预警以及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同土地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补充、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模式,结合各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全面构建农牧业现代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