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数据表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岳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3726万元,占全县总投资额的25.5%。岳西县全面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通信保障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盲点末端通信设施建设,确保所有村组实现网络畅通。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1.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村级发展能力

2014年以来,岳西县全力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力通信保障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医疗卫生扶贫工程、文化扶贫工程、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城乡环境保护工程),凝聚起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统计数据表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岳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3726万元,占全县总投资额的25.5%。岳西县全面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岳西县按照“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原则,把16个部门39项资金纳入整合范围,整合统筹资金达30亿元,同时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水、电、路、网、房等五大基础设施和八大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1)道路畅通工程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除了加强对贫困村已建村级、组级道路硬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之外,还对居住分散户尚未硬化的道路进行硬化,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线路等建设项目,实施通户路工程,解决居住偏远的散居户的通户路硬化,同时实施贯穿村主干道拓宽工程,确保县域村级道路畅通安全。截至2017年12月,全县已有2053千米村级道路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其中贫困村道路占比30%,非贫困村道路占比70%,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

(2)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

2014年以来,岳西县以精准脱贫统揽全局,以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的水利需求为导向,多元化投入资金14.75亿元,着力补齐村级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夯实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落实“八小水利”“中彩公益金水利项目”“饮水工程”等水利项目,全面整治和修复河道、河坝、山塘,全面修复和修建堰渠、引水渠,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修建村级饮水站,彻底解决集中居住区人饮安全问题。结合小流域治理、美丽乡村、防洪排涝、环保污水处理等项目,解决污水排放污染问题。近五年来,共建成计划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10处,解决136188人饮水安全问题。实际完成投资6722.7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134.48万元,省级投资1643.4万元,县级配套1944.83万元。同时县内自筹资金1321.8万元,解决了全县21个乡镇3588户11347人无水龙头户饮水工程,实现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累计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908处。共计投入资金44103.4万元,其中省级奖补资金9213.37万元,县级财政投入资金2924万元。全力推进灾后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和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工作。莲云乡等10个乡镇的防洪工程列入安徽省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中小河流项目,共获批资金2亿元以上。

同时,为筹措更多资金补齐脱贫攻坚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岳西成立了水利投资公司,紧抓金融支持水利基础建设的契机,加快防汛薄弱环节治理,争取水利专项基金6.92亿元,实施8条河流综合治理及6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均采取EPC模式面向全国招投标,这种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在安徽水利史上属于首例。此外,还完成投资8223.76万元,实施11条小流域治理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完成投资5993.96万元,分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改善农田水利灌排条件。

案例4-1 建设“四好”农村路 助推贫困村脱贫

“如今扶贫、修桥修路这些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像这条妙道山公路,过去泥巴路,一到下雨,车子就打滑,也没多少车子跑。现在每一次修,标准都越来越高,修成这么好的路,就跟城市的道路一样!”妙道山公路沿线村庄群众说。妙道山公路是一条旅游公路,不但连接五河镇和河图镇两个乡镇,还连接妙道山和天峡景区两个4A级旅游景区。路修好了,来来往往的游客就多了,沿线村庄老百姓家家户户也都盖起了楼房,开起了农家乐,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过了。

岳西县过去的乡村道路,“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其真实写照。修建一条像样的村级道路,一直是当地村民迫切的心愿。近年来岳西加大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很好地把握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为岳西脱贫攻坚顺利摘帽赢得较高的群众满意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岳西县共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36座,总投资8450万元。2016—2017年,完成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23座,完成投资2362万元,改造和新建桥梁182座,投入建设资金1.33亿元。2018年,完成300千米非贫困村内道路硬化工程。从2018年起,将用两年时间实施1840千米的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进一步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继续完善农村路网体系。

道路是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前没有路,村里没有产业,现在路修好了,提高村级经济收入的路子也越来越宽了。如今岳西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为贫困村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给岳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农村电力和通信保障工程(www.xing528.com)

自实施电力和通信保障工程以来,岳西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排查村级农网改造情况,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消除农村电力盲区。经过改造,供电供区已基本保障村级所有农户用电要求,水电供区也基本能够满足村级农户用电要求。通信移动网络覆盖受地理环境影响,“三偏”地区仍有通信网络覆盖薄弱甚至未覆盖区域。通信保障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盲点末端通信设施建设,确保所有村组实现网络畅通。强化“网”融合,推进智慧乡村建设。2014年以来通信保障工程共统筹国网供电岳西公司、县水电公司建设农网改造项目40个,总计投入资金5476.62万元。县内各通信运营商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68个,落实建设资金1443万元。根据摸排后实行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认领的方式,实现共享和新开通基站46个,逐步解决了全县涉及71个行政村284个村民组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问题,经核查,全县农村所有村民组至少都有一家通信公司的网络信号覆盖,这为岳西贫困村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4-2 山区水利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

“现在我们的山塘可漂亮了。不仅清除了30多年没有清理过的淤泥,还浇筑了钢筋混凝土防渗墙,灌溉、洗衣都方便多了!”在白帽镇朱查村大塘组,78岁老人徐家高特别高兴地介绍,“现在只要轻松打开山塘岸边的闸阀,村民就能灌溉农田,而且美丽的环境也让周边村民感觉舒适了很多”。

受山高河陡、河道落差大等地形的影响,“有水难存”是岳西山区贫困的根源之一。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未能彻底扭转,因水受困、因水成灾、因水致贫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岳西水利扶贫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贫困人口的民生改善。

白帽镇就是岳西县开展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扶贫的一个代表。在全县,岳西县水利局以“八小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两大民生工程为重点,共新建及加固水闸14座,清淤扩挖塘坝3845处,改造中小灌区1.4万亩,清淤沟河845条。针对山区饮水安全工程标准低的问题,岳西县多方筹措资金,按照“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的总体要求,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6处,累计投入资金2532.24万元,解决了全县186个村(社区)3555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9月底,岳西县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

岳西县以水资源“三条红线”为底线,通过新建、修复和配套一些蓄引排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水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达到“涵水、引水、节水、净水、兴水、保水”的目的,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水利兴,天下定;仓廪实,百业兴。在岳西,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贫困村脱贫的生动实践仍在进行。

2.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最后一公里”

只有让贫困村拥有进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才能给贫困村带来持续的发展动能,这对于提升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贫困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要从完善配套设施的功能开始,岳西按照“五通”标准和“四净两规范”的要求,统筹推进贫困村道路、水电、教育、卫生、文化广场、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让每个村庄环境美起来、路灯亮起来、垃圾装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是提升村民幸福感和促进村庄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岳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山区县,由于人口居住分散、村庄辐射范围广、镇村距离远等特殊原因,村民办事非常不便。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县针对贫困村公共服务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发展障碍,新建村一级的办事服务中心,全面实现公共服务的下沉。在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方面,针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都完善了村一级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从村庄一级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且提升了村一级的治理能力。

自从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岳西县强化了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很多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到了村级,村民再也不用跑到乡镇政府去办事了,这也是岳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今在贫困村可以看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民政社保、党员服务、便民服务、计生服务等都可以在这里办理,大大方便了村民办事。随着村庄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村干部的职业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中心和县乡一级职能部门一样,实行8小时工作制。无论是在岳西的贫困村还是非贫困村,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和下沉解决了国家扶贫资源和对农村投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治理角度来看,大大提升了村级治理能力,而且减轻了乡镇一级的工作压力,也提升了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公共服务的下沉是岳西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新做法,对于岳西这样的山区县来说,这种公共服务的下沉将有效提升国家对于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从而解决公共服务在村庄一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实践探索中,这一有效做法实现了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常态化,这种模式是在贫困村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当前已经拓展到了非贫困村。无论从基层治理还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看,这种做法都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其他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