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平衡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平衡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包家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互协调和有机衔接的路子。近年来,此地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全乡镇开展有机茶叶和高山蔬菜种植,因为这些产业对当地的环境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岳西县包家乡的脱贫案例呈现出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和平衡。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平衡

岳西县包家乡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地处高寒山区,全境属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家乡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西与湖北英山县草盘镇、安徽霍山县太平畈乡交界,北与霍山县太阳乡相连,曾经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和皖西特委机关驻地。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全乡下辖4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3平方千米,现有户籍人口1566户5556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604户1965人,山场面积17.01万亩,耕地面积3711.7亩(其中水田3041.2亩,旱地670.5亩)。包家乡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6元。

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包家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互协调和有机衔接的路子。由于此地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所以很多产业和项目都难以开展。20世纪90年代,在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这里的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伐木,而且每年的收入都比较高。但是自从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区以来,伐木被禁止,这里农民的收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积极寻求产业的转型。近年来,此地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全乡镇开展有机茶叶和高山蔬菜种植,因为这些产业对当地的环境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这种做法成为当地近年来主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有机茶叶和高山蔬菜成为这里贫困户脱贫的主要产业,在当地已经形成相应的规模,并且带动了一定数量的贫困户脱贫。

自2014年以来,包家乡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03.9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标准有机茶园、高山蔬菜和生态养殖,基本实现了户均“3亩茶园、1亩高山蔬菜”的产业支撑。2014年以来,全乡发展高标准无公害有机茶园2338亩(贫困户发展1031亩),多为“石佛翠”良种茶,年均产干茶60吨;新建高标准大型茶厂5座,全乡大小茶厂达28家,为贫困户茶产业增收致富提供了基础保障;成立了石佛村茶叶协会,规范品牌保护、茶园管理,打造自主高端茶叶品牌。全乡每年种植红灯笼辣椒四季豆等高山蔬菜1500余亩(贫困户发展650亩),红灯笼辣椒产业已通过QS认证,年销售辣椒酱1万余瓶,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全乡发展养猪规模户12户、养牛规模户9户、养羊规模户15户、瓜蒌种植户154户、药百合种植户97户。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同时,发展特色旅游经济。2014年以来,包家乡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依托“红色”“绿色”两大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现有农家乐3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6家,从业人员210余人,床位800余张,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www.xing528.com)

包家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让农民从生态保护中真正持续受益。着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让核心区、缓冲区居民向试验区乃至县城迁移,并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鹞落坪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融合规划,完成鹞落坪环境整治建设,完善鹞落坪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示范点项目。

岳西县包家乡的脱贫案例呈现出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和平衡。在目前的脱贫攻坚中,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仍然是很多贫困县区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地方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来有效地衔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