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RD资本化对浙江核心经济指标影响的若干结论

RD资本化对浙江核心经济指标影响的若干结论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D资本化提升了浙江省的GDP规模。同时,经R&D资本化调整后的浙江省GDP增速也趋于提升,其平均提升幅度为0.05个百分点。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的需求结构。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附加值率。平均来看,物质资本、劳动力、R&D资本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值分别为9.1825、0.5241和2.5568,其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74.24%、4.24%和20.67%。

RD资本化对浙江核心经济指标影响的若干结论

(1)R&D资本化提升了浙江省的GDP规模。1978—2015年间,经R&D资本化调整的浙江省GDP(现价)年均规模提升了126.73亿元(基于BEA法),其提升比率为1.2477%。同时,经R&D资本化调整后的浙江省GDP增速也趋于提升,其平均提升幅度为0.05个百分点。

(2)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的三大需求规模。1978—2015年间,R&D资本化致使消费需求的平均规模从4811.91亿元下调至4797.87亿元,下调幅度为0.29%;R&D资本化致使投资需求的平均规模从4593.90亿元提升至4751.80亿元,提升幅度为3.44%。

(3)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的需求结构。1978—2015年间,R&D资本化致使最终消费率从47.46%下降至46.65%,下降幅度为0.81个百分点;致使资本形成率从45.31%提升至46.21%,提升幅度为0.90个百分点。尽管R&D资本化提升了资本形成率也降低了最终消费率,但并未改变大部分年份最终产品在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分配重心

(4)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三驾马车”的贡献率。1979—2015年间,R&D资本化致使消费需求贡献率从48.78%下降至47.78%,下降幅度为1个百分点;R&D资本化致使投资需求贡献率从44.07%提升至45.20%,提升幅度为1.13个百分点;R&D资本化致使净出口需求贡献率从7.15%下降至7.03%,下降幅度为0.12个百分点。尽管R&D资本化提升了投资需求贡献率,降低了消费需求贡献率和净出口需求贡献率,但基本未改变各年“三驾马车”的贡献率位次与格局。

(5)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三驾马车”的拉动度。1979—2015年间,R&D资本化致使消费需求拉动度从6.22%下降至6.12%,投资需求拉动度从5.63%提升至5.79%,净出口需求拉动度从0.91%下降至0.90%。37年间,经R&D资本化调整的浙江省GDP增速上调了0.05个百分点,是投资需求拉动度提升0.16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拉动度下降0.10个百分点和净出口需求拉动度下降0.01个百分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6)R&D资本化改变了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附加值率。1979—2015年间,R&D资本化使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附加值率从19.77%提升至20.33%,提升幅度为0.56个百分点。同时,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升级形成R&D投资强度。比较规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投资强度时发现:①R&D投资强度不及R&D经费投入强度。2000—2015年间,规上工业企业R&D投资强度的平均值为0.6839%,R&D经费投入强度的平均值为0.9033%,前者不及后者0.22个百分点。②R&D投资强度与R&D经费投入强度之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两者差距从2000年的0.0783个百分点提升到2015年的0.366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规上工业企业的R&D投资形成能力并没有随R&D经费支出的扩大而提升。(www.xing528.com)

(7)从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测算结果来看,无论是否考虑R&D资本,1979—2015年间,浙江省的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始终明显大于其他要素的产出弹性。其中,在不考虑R&D资本的情况下,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值为0.7872,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值为0.2128;在考虑R&D资本的情况下,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值降为0.6251,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值提升为0.2570,R&D资本的产出弹性值为0.1179。这充分表明:①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因R&D资本的单独识别而差异显著;②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并不明显受到R&D资本单独识别的影响;③R&D资本的产出弹性值并不高。

(8)平均来看,物质资本、劳动力、R&D资本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值分别为9.1825、0.5241和2.5568,其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74.24%、4.24%和20.67%。全要素生产率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值为0.1058,平均贡献比例为0.86%。综合判断,1979—2015年间,物质资本是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R&D资本是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第二要素,劳动力是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第三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并不显著。从驱动贡献力度上看,物质资本约为R&D资本的3.59倍、劳动力的17.52倍。

(9)浙江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格局具有如下特征:①物质资本强势主导,但主导力度有所衰减;②R&D资本辅助推动,但助推力度并不强劲;③劳动力沦为边缘要素,其驱动贡献比例不到10%;④全要素生产率起伏不定,其驱动贡献微乎其微。

(10)从浙江经济增长驱动格局的变化来看,R&D资本削弱了物质资本要素的贡献主导力度,使劳动力要素的贡献份额略有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的影响阶段不一。R&D资本的贡献并非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部分的补偿,这充分表明物质资本中包含在生产工具中的硬技术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以专利、规则、标准等为代表的软技术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