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R&D投资流量比例”描述了投资主体当期的R&D支出向投资的转化能力,那么“R&D投资存量比例”则反映了投资主体历年所蓄积的R&D资本累积能力。
我们动态考察了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占R&D资本存量总量的比例(简称“R&D资本存量比例”),情况如图5-5所示。1978—2015年间,基于三种方法计算的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呈现较显著的“三阶段”特征:①1978—1993年的平稳发展阶段。在该阶段,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基本维持于23%左右。其中,基于三种方法测算的“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序列的均值分别为23.12%、22.15%和22.73%,变 异 系 数 分 别 为12.73%、13.65%和12.73%。②1994—1997年的跳高后下滑阶段。1994年,浙江省R&D内部经费支出的大幅增长促使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亦大幅提升至55%左右,之后年份逐年下滑至50%左右。在该阶段,基于三种方法测算的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序列的均值分别为51.44%、49.90%和50.78%,变异系数分别为5.81%、5.24%和5.77%。③1998—2015年的“小幅稳步提升”阶段。1998年起,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步入稳步提升阶段。在该阶段,基于三种方法测算的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序列的均值分别为80.22%、79.46%和79.78%,变异系数分别为8.33%、8.90%和8.52%,年均增量分别为0.0916个百分点、0.0939个百分点和0.0924个百分点。
图5-5 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发展趋势
图5-6刻画了基于BEA方法的规上工业企业R&D投资占R&D投资总量的比例(简称“R&D投资流量比例”)和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比例”的发展趋势。数据表明,1978—2015年间规上工业企业“R&D投资流量比例”与“R&D资本存量比例”之间的差异变化同样呈现显著的三阶段特征:①1978—1980年的“流量比例”不及“存量比例”阶段。在该阶段,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R&D投资流量比例”总体不及“R&D投资存量比例”。两者差距从1978年的0.0323个百分点缩小至1980年的0.0008个百分点,差距在逐步缩小。②1981—1993年的“存量比例”不及“流量比例”阶段。在该阶段,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R&D投资流量比例”总体高于“R&D投资存量比例”,两者差距从1981年的0.0024个百分点逐年扩大至1986年的0.0099个百分点,之后又逐年缩小至1993年的0.0036个百分点,大体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③1994—2015年的“流量比例”不及“存量比例”阶段。在该阶段,规上工业企业的“R&D投资流量比例”与“R&D投资存量比例”双双缓速提升,但前者提升速度不及后者。2000年以来,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的R&D投资(流量)比例与R&D投资存量比例的差距逐年拉大,2015年的差距值已扩大至0.0606个百分点。这深刻地表明,在浙江省多方主体的创新动能蓄积力量中,规上工业企业的主体地位仍在不断强化。
图5-6 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流量比例与存量比例之差异发展趋势
【注释】
[1]吴瑛、杨宏进:《基于R&D存量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DEA度量模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9期,第28—32页。
[2]程华、吴晓晖:《R&D投入、存量及产出弹性研究——基于年份/功效函数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A1期,第108—124页。
[3]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3期,第129—156页。
[4]吴延兵:《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第869—890页。
[5]李小胜:《中国R&D资本存量的估计与经济增长》,《中国统计》2007年第11期,第40—41页。
[6]王俊:《我国制造业R&D资本存量的测算(1998—2005)》,《统计研究》2009年第4期,第13—18页。
[7]石岿然、赵顺龙:《R&D资本存量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若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期,第107—111页。
[8]王国顺、张涵、邓路:《R&D存量、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71—75页。
[9]王孟欣:《我国区域R&D资本存量的测算》,《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84—88页。
[10]徐欣、唐清泉:《R&D投资、知识存量与专利产出:基于专利产出类型和企业最终控制人视角的分析》,《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第49—59页。
[11]周文光、黄瑞华:《创新绩效、R&D资本存量与吸收能力的增长路径》,《科研管理》2012年第11期,第24—31页。⑿周密:《研发存量、研发经费来源与知识生产效率》,《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第61—68页。⒀李淑梅、单松、范鹏翔等:《我国R&D资本存量估算》,《特区经济》2013年第6期,第173—175页。⒁彭建平、李永苍:《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经济经纬》2014年第1期,第79—83页。
[12]⑾周文光、黄瑞华:《创新绩效、R&D资本存量与吸收能力的增长路径》,《科研管理》2012年第11期,第24—31页。⑿周密:《研发存量、研发经费来源与知识生产效率》,《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第61—68页。⒀李淑梅、单松、范鹏翔等:《我国R&D资本存量估算》,《特区经济》2013年第6期,第173—175页。⒁彭建平、李永苍:《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经济经纬》2014年第1期,第79—83页。
[13]⑾周文光、黄瑞华:《创新绩效、R&D资本存量与吸收能力的增长路径》,《科研管理》2012年第11期,第24—31页。⑿周密:《研发存量、研发经费来源与知识生产效率》,《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第61—68页。⒀李淑梅、单松、范鹏翔等:《我国R&D资本存量估算》,《特区经济》2013年第6期,第173—175页。⒁彭建平、李永苍:《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经济经纬》2014年第1期,第79—83页。
[14]⑾周文光、黄瑞华:《创新绩效、R&D资本存量与吸收能力的增长路径》,《科研管理》2012年第11期,第24—31页。⑿周密:《研发存量、研发经费来源与知识生产效率》,《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第61—68页。⒀李淑梅、单松、范鹏翔等:《我国R&D资本存量估算》,《特区经济》2013年第6期,第173—175页。⒁彭建平、李永苍:《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经济经纬》2014年第1期,第79—83页。
[15]张同斌、高铁梅:《研发存量、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空间依赖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7期,第60—67页。
[16]孟卫东、孙广绪:《中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R&D存量Malmquist指数方法》,《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4期,第38—79页。
[17]陈蓉、许培源:《研发投入、知识存量与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基于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2期,第39—45页。
[18]陈宇峰、朱荣军:《中国区域R&D资本存量的再估算:1998—2012》,《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69—80页。
[19]孙凤娥、江永宏:《中国研发资本测算及其经济增长贡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2期,第3—12页。
[20]杨林涛、韩兆洲、王昭颖:《多视角下R&D资本化测算方法比较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第90—106页。
[21]Goldsmith Raymond W.“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14),pp.5-73.
[22]向蓉美、叶樊妮:《永续盘存法核算资本存量的两种途径及其比较》,《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第3期,第20—26页。
[23]关于R&D资本存量测算的研究,Griliches(1980,1986,1998),Goto&Suzuki(1989),Coe(1995)等学者均有深入的研究,为了保证行文简洁,文中不再赘述。
[24]Griliches Zvi.“R&D and Productivity Slowdow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2),pp.343-348.(www.xing528.com)
[25]Griliches Zvi,Lichtenberg Frank.“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Flows and ProductivityGrowth:ARe-examination”.ReviewofEconomics&Statistics,1984,66(2),pp.324-329.
[26]Griliches Zvi.“Productivity Growth and R&D at the Business Level:Results from the PIMS Data Base”.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1998.
[27]Sliker B.K.2007 R&D Satellite Account Methodologies:R&D Capital Stocks and Net Rates of Return.Washington: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D Satellite Account Background Paper,2007.
[28]gk表示R&D资本存量平均增长率,R0表示0期的不变价R&D资本存量,R1表示1期的不变价R&D资本存量。
[29]Hall Bronwyn.,Mairesse Jacque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nd Productivity in Frecn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5(65),pp.263-293.
[30]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第377—396页。
[31]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第8—17页。
[32]YoungAlwyn.“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ity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 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5,111(6),pp.1220-1261.
[33]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10期,第35—44页。
[34]GotoAkira,Suzukikazukuki.“R&DCapital,RateofReturnonR&DInvestmentand SpilloverofR&DinJapanese ManufacturingIndustries”.The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1989,71(4),pp.555-564.
[35]Trajtenberg Manuel.“The Welfare Analysis of ProductInnovations,with an ApplicationtoComputedTomographyScanner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9,97(2),pp.444-479.
[36]Klette Tor Jakob,Griliches Zvi.“Empirical Patterns of Firm Growth and R&D Investment:A Quality Ladder Model Interpret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1998,110(463),pp.363-387.
[37]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经 济学季刊》2006年第4期,第1129—1156页。
[38]王俊:《我国制造业R&D资本存量的测算(1998—2005)》,《统计研究》2009年4期,第13—18页。
[39]孙凤娥、江永宏:《中国研发资本测算及其经济增长贡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2期,第3—12页。
[40]R&D人员工资价格指数:用R&D内部经费支出的人员劳务费除以R&D人员全时当量,得到每单位的R&D全时当量的劳务费,进而计算出相邻时期的R&D人员工资价格指数。
[41]R&DTask Force.Minutesof the Meetingsthe Task Forceon Researchand Development.Luxemboury:PublicationsOf ficeof theEuropeanUnion,2009.
[42]OECD.Handbook on Deriving Capital Measures of Intellectual Poperty Products.Paries:OECD Publishing,2010.
[43]Eurostat.Manual on Meas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SA 2010.Luxemboury: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4.
[44]Finland Statistics.“Report on Developing a Satellite Accou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Finland”.Statistics Finland,2009.
[45]Rooijen-Horsten Van,Myriam,Tanriseven Murat,et al.R&D Satellite Accounts in the Netherlands.Paris:Statistics Netherlands,2014.
[46]Crawford MarissaJ.,Lee J.,Jankowski J.E.“Measuring R&D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2014,34(4),pp.435-442.
[47]王益烜、江永宏、柳楠等:《将研发支出纳入GDP核算的思考》,《中国统计》2014年第2期,第4—6页。
[48]许宪春、郑学工:《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 更好地反映创新驱动作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第4—12页。
[49]江永宏、孙凤娥:《中国R&D资本存量测算:1952—2014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第112—129页。
[50]Van Rooijen-Horsten Myriam,Vanden Bergen D.,de Haan M.“Intangible Capitalin the Netherlands:Measurementan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StatisticsNetherlands,TheHague-Heerlen,DiscussionPaper,2008.
[51]Galindo-Rueda Fernando.“Developing an R&D Satellite Account for the UK:A Preliminary Analysis”.The Labour Gazette,2007,1(12),pp.18-29.
[52]Gysting Christian.“A Satellite Account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0-2003”.Statistics Denmark,Tema Publ,2006(2),pp.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