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三大研究目标,本书共安排了八部分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整体框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特色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为R&D资本化核算基本问题研究。基于2008版SNA、2015版FM与IPP等国际标准的最新指导建议,本部分对R&D及其所衍生的术语的统计释义与逻辑脉络进行阐述,并分流量层次和存量层次、理论层次和操作层次较系统地阐释R&D资本化核算方法。对R&D固定资本形成(投资)核算方法的阐释,重点围绕R&D资本化核算范围、当期R&D投资流量核算思路、当期R&D产出核算的理论方法、当期R&D产出核算的操作方法展开;对R&D资本存量核算方法的阐释,重点围绕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Approach PIM)所涉及的初始R&D资本存量、R&D产品价格指数、R&D折旧率与使用年限等技术参数选择的可能思路展开。
第三章为R&D资本化对GDP核算的影响机理阐释。本部分内容基于R&D产品的供给来源与使用去向,结合生产者(使用者)性质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涉及R&D的经济活动区分为国内生产部门的自给性R&D生产活动、国内生产部门出售R&D产品的活动、国内生产部门使用进口R&D产品的活动三大类。进一步地,基于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个角度,对不同类别活动的R&D资本化影响GDP核算的机理进行细致探讨,就R&D资本化对GDP核算各构成项的影响方向进行全面归纳。
第四章为浙江省R&D投资规模实际测算。本部分致力于开展浙江省R&D投资规模的实际测算。基于国内外学者对R&D资本化核算范围的探讨和国家层面R&D资本化核算范围的考察,本部分选择“按动态比例的资本化模式”,归纳核算浙江省市场生产者R&D投资规模和非市场生产者R&D投资规模的两类操作方法。进一步地,较系统地对1978—2015年浙江省R&D投资规模、市场生产者R&D投资规模、非市场生产者R&D投资规模、自给性R&D投资规模、规上工业企业R&D投资规模、基础研究R&D投资规模、试验发展R&D投资规模、应用研究R&D投资规模进行测算,对各R&D投资序列的阶段特征进行动态分析。(www.xing528.com)
第五章为浙江省R&D资本存量规模实际核算。本部分致力于开展浙江省R&D资本存量规模的实际核算。基于对R&D资本存量和R&D投资(流量)间复杂核算关系的再考察和PIM所需的“历年投资数据”的再认识,本部分较深入地阐释了核算浙江省R&D资本存量所采用的Goldsmith法、Griliches法和BEA法,对三种方法所涉及的技术参数进行较合理的筛选。进一步地,本部分对1978—2015年浙江省R&D资本存量规模、市场生产者R&D资本存量规模、自给性R&D资本存量规模、规上工业企业R&D资本存量规模进行测算,对基于不同方法的R&D资本存量序列的阶段特征进行比较与动态分析。
第六章为R&D资本化对浙江核心经济指标的影响测度。本部分致力于开展R&D资本化对浙江核心经济指标的影响测度。从R&D资本化核算之前与R&D资本化核算之后的二维视角,本部分依次考察了从“R&D经费投入强度”到“R&D投资强度”、R&D资本化对浙江省GDP规模与增速的影响、R&D资本化对GDP需求结构的影响、R&D资本化对浙江省“三驾马车”贡献率和拉动度的影响、R&D资本化对规上工业企业附加值率的影响,以此展现浙江省R&D资本化所引致的“定量且全面”的核算效应。
第七章为R&D资本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本部分致力于测度R&D资本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扩展的C D函数,本部分构建了纳入R&D资本的浙江经济增长核算方程。进一步地,分不纳入R&D资本和纳入R&D资本两种情况,测算并比较了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基于此,分不同的考察时间段,对物质资本驱动浙江经济的贡献、R&D资本驱动浙江经济的贡献、劳动投入驱动浙江经济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浙江经济的贡献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度与不同视角的解读。
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若干建议。基于对本书研究结论的归纳,本部分分“抓住契机率先开展省级层面的R&D资本化核算方法研究”“顺应改革积极开展R&D专项统计调查的创新设计”“转变并引导浙江省创新主体建立科学的R&D投资指标体系”“多措并举助推浙江省R&D有效投资系数的快速提升”“多管齐下进一步增强浙江省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度”五个主题,对如何更科学地开展研发统计、如何更有效地增强R&D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度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