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监测预警开始得到广泛关注。1997年,Kaminsky等提出了一种经济检测预警的重要方法,即KLR信号分析法,该方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不断发展。Nag、Mitra(1999)用NN模型构建了一个货币危机预警系统。Kuo等(2002)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预警系统。国外产业经济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Sarkar et al.,2001;O'Keefe et al.,2003)。在21世纪初,经济预警的研究由宏观经济政策领域拓展到微观企业行为。
目前,将经济监测预警理论应用到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的学者不是很多。国外相关研究集中在运输预警,如Chen等(2007)分析了危险品运输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危险品运输预警模型;Han等(2010)应用预警理论对雪灾运输预警模型进行了评估。
国内学者在流通业与制造业领域运用经济监测预警理论起步较晚。关于流通业监测预警,代表性观点有:邓若鸿等(200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生产与流通预警预报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模式和总体的设计框架;杜潇潇等(2006)针对物流市场的特点,将经济景气预警分析方法和物流市场结合起来,设计了物流市场景气预警系统;李宏(2010)利用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建构了商贸流通业监测预警景气信号模型,有助于预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态势;纪良纲等(2008,2009)构建了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指标,利用1990—2005年统计数据,基于时差相关分析法、BP神经网络算法,对中国商品流通规模进行了监测预警;杨迎心等(2011)创立了物流运输预警指标体系和物流运输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公路物流运输的安全预警进行了识别,对物流运输系统进行了监测预警。关于制造业监测预警,代表性观点有:文娟萍、徐小力(2004)提出的远程网络协同监测系统,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参考;金成晓、俞婷婷(2008)构建了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利用该指标体系,可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给出相应的预警信息;郑存杰等(2009)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了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刘永胜(2013)利用北京市上市公司数据,创建了制造企业物流风险预警模型,为制造企业做好物流风险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www.xing528.com)
关于协同性预警,代表性观点有:尹晓波(2009)根据社会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性质和特点,构造了系统预警指标体系,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预警研究;孙镟等(2009)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天津市经济与水资源协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警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天津市2007—2010年经济与水资源的协同发展已经亮起预警危险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