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经济时代的培训和教育:一国经济的原动力

网络经济时代的培训和教育:一国经济的原动力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培训和教育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三)美国的“新经济”关于“新经济”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走出低谷,经济持续增长至2000年6月,共持续了9年零4个月,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纪录。

网络经济时代的培训和教育:一国经济的原动力

(一)网络经济国民经济

1.网络经济快速增长

网络经济自身具有高速增长的特点。我国网民数量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网民规模增长率趋于稳定(见图9—1)。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了互联网各细分领域有序健康发展,完善互联网发展环境;第二,网民增长率虽然趋于稳定,但是人均互联网消费能力逐步增强,在网购、O2O、网络娱乐等领域人均消费均有增长,网络消费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逐步显现;第三,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影响力提升,随着“互联网+”的贯彻落实,企业互联网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图9—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网络经济和总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行压力比较大(见图9—2),而此时,互联网交易额不断扩大,特别是移动客户端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网络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恢复。

图9—2 2006~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二)网络经济增长的特点

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相比,网络经济增长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2]

1.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改变

(1)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资本存量的增加,其特点是以资源耗费为代价。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是创新和知识积累。

(2)在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生产初期,人们使用的是手工工具和机械动力工具,它通过节约人的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智力工具如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软件,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这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网络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一些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网络经济时代,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拓展了生产领域,促进了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

(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以后,逐渐发展成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网络经济。人们的主导消费正由传统的物质产品消费向知识和信息服务消费转移。

2.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

总结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可以将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因素,比如气候、地理环境、战争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等。这些因素虽然对经济的发展构成重大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二是内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生变量。如生产要素的变化、数量与质量的变化,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生产方式的进步等。在诸多要素中,只有那些使原材料与动力不断结合,才能产生新的跳跃式发展,而这正是创新。由于市场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又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变数,只有能捕捉机会并进行创新的企业才能得到新的利润,而这正是网络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www.xing528.com)

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创新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成为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各种新产品不断出现,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产生,它不仅改变了市场,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改变了社会生活,也改变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3.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由于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信息和知识在全球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在开放的互联网面前,各国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放在信息网络中接受检验。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网络经济不仅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而且通过合作达到双赢。正是由于网络经济时代的这种特点,促使跨国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由于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了技术手段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它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使跨国公司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跨国公司只要手中拥有创新的技术,就可以根据国际成本最低化的要求,在它们认为最有利可图的国家和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

4.人力资源开发在网络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创新的实现要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也要附着于人力资本的培养。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的内涵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在劳动力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劳动者质量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健康保健和迁移等途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在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人力资源开发之所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在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人力资本的投入。网络经济实际上就是信息经济,即知识经济,而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加强教育和训练工作,才能加快劳动力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才可能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培训和教育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三)美国的“新经济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走出低谷,经济持续增长至2000年6月,共持续了9年零4个月,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纪录。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可用“一高二低”来概括,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与之伴随的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

在这段时期,美国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通信业、信息业(包括设计、储存、传递和处理信息)及其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信息产业三大部门,即计算(电脑、软件及其服务)、通信(电话、有线、无线及卫星)和内容(娱乐、出版和信息提供等)的融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产业。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业务出现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等新现象。在旧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是物质的,如现金、支票、发票提货单及报告等;是模拟的,如电话机、收音机电视传媒等。在新经济条件下,所有形式的信息成了数字(0和1),减少在电脑的储存时间,并在网络中以光速传递。电子商业近年来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电子网络来销售,并以电子货币形式来支付。

总结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增长的原因如下:

(1)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不连续的过程,并且呈现出“蜂聚”现象。“蜂聚”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萧条。熊彼特还注意到各个时期都会有一些基本的创新,它们使经济出现了长期繁荣。

首先,创新的“蜂聚”现象。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新经济”绝非偶然,它完全可以由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解释。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以互联网、纳米技术、生物工程等创新活动为核心,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相关行业对传统的三大产业重新改造,如基因工程对农业进行改造,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纳米材料对制造业进行改造,使第二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这些创新活动还革命性地改造了第三产业,互联网技术使生产者与需求者直接对话,传统的商贸、金融业将会萎缩。这一系列创新活动集中在一起,形成创新的“蜂聚”效应。这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融资方式的创新,加速了创新“蜂聚”的进程,促进了大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崛起。熊彼特在分析创新的实现时,特别提出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强调指出,“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的实现,把资本这一要素引进了经济过程,从而除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品市场外,还会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第三市场,那就是资本市场

再次,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双低。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创新减少了三种失业:一是创新的“蜂聚”带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减少了周期性失业。二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利用更加便捷,失业人员可以迅速了解劳动力市场信息,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三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失业人员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极低的成本来增强自己的技能,从而大大缩短了进入新岗位所需要的培训时间,减少了结构性失业。

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降低了通货膨胀,其原因在于:

第一,经济的全球化(新市场的创新)使生产国际化越来越明显。美国公司纷纷将大批工厂迁往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国外大量低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不断涌入国内,抑制了工资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第二,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美国劳动生产率,抑制了物价的上涨。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自1991年经济复苏以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2.2%,远远高于历史水平。

(2)美国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宏观经济理念有了新的发展,由传统的拉动有效需求来解决供应过剩的旧模式,转变到从刺激供应入手,用科技创新来创造新需求的新模式。

总之,从美国的“新经济”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