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的概念、特征及界定

中小企业的概念、特征及界定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定指出,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规定还明确,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小企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中小企业的概念、特征及界定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那么,什么是中小企业及如何去划分中小企业?在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及不同时期,其划分的标准都有所不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根据企业规模的要求不断对其标准进行调整。因此中小企业的界定需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去认识。从定量方面可按员工数量、规模及资本等来划分;从定性方面确认中小企业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它可能成为大型企业的初级阶段,也可能是大型企业的附属企业,因而中小企业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被划型标准规定”,明确相关问题。规定指出,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具体来看,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规定还明确,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二、中小企业的特征

(一)经营灵活、形式多样、量大面广,但融资能力差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额和技术力量的“门槛”较低,投入少、见效快,而且可以选择的经营项目较多,因此进入市场比较容易,经营手段可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调整其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甚至转行,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新的需要。同时,中小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也相对松散,在处理生产管理和人员安排等方面,比那些层级繁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企业来说也要灵活、简便得多。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因而信誉较低,筹资借贷会遇到困难,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远远不及大企业宽泛,而主要采取个人积累和借贷的筹资形式,造成其融资能力相对较差。

(二)投入和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

这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从外部来看最明显的特点。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员工人数不多,生产能力、产值和利润也较低,因而中小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规模一般较小。中小企业缺乏天然的资本积累,创业资本和运营资本相对缺乏,而且资信程度较低,筹措资金十分困难,使得中小企业的资本和有机构成也较低。

(三)竞争力弱,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www.xing528.com)

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使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产品和技术大多具有模仿性质,当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发展阶段时,竞争强度大,很难与拥有充足资金、成熟技术和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相抗衡。加之中小企业缺乏全面引进设备和技术的资金来源,而自身又难以承担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任务,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大型和成熟企业来说,平均寿命较短,倒闭的可能性很高。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小企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四)管理不健全、人才缺乏、抗风险能力弱

虽然中小企业在动作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的缺陷:管理机构简单,专业性不强,分工不明显,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优秀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缺少合格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管理行为分界不清,常规与非常规决策难以区别,经营者承担着过多的责任,疲于应付日常琐碎事务,疏于战略思考、决策和计划。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非常弱。

(五)企业家起主导作用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中小企业中,企业家的作用更为突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简单化,使得民营中小企业不像大公司那样有健全和规范的规章制度,管理的人格化现象比较突出,企业家尤其是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往往就成为维系企业管理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古典企业里,企业家不仅运用个人的企业家才能发挥着发现市场、创造市场、应对不确定性这些核心作用,而且还凭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建立起一种分等级的人际关系结构,而这一人际关系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以企业家为中心,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了非契约型长期合作的博弈关系,这种合作博弈是民营中小企业灵活变通管理和生产成本低等一切优点的“起源”。而且,企业家还运用个人的财产和这种财产所产生的甄别机制,为企业运营提供资本。资本可以传递有关经营能力的信息。因为对一个完全用自有资产当企业家的人而言,他必须为自己的企业家行为负完全的责任,这样,除非他确实非常具有经营才能,否则,不会拿自己的财产去冒险。

(六)受集体主义传统观念支配

在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由于大家的交往(博弈)是重复进行的,是受集体主义的传统观念支配的。在地域内采取欺骗和不合作的策略可能会受到地域内其他人的永久(或长期)排斥。随着地域内部民营经济的发展,每个人(或企业)对本区域网络关系的依赖程度和受益程度更大。此时,人们更不会选择不合作或欺骗的策略,因为在本地域被排斥的损失会更大,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种集体主义合作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在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亲缘网络”关系中,合作的博弈态度从长远来看是有利可图的。当合作遇到问题和矛盾时,由于双方没有清晰地界定彼此的责任,大家都会本着一种合作、互谅的态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出发点来解决问题,因为,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关系网中,任何损人利己的态度从长远来看都是不可取和不合算的。

(七)具有柔性组织的特征

从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其采取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国有企业刚性组织的“不规范”柔性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形成完全是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它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以一种自组织的形式不断强化和发育的。由于人员安排、流动、责任和资源组合以及产品维系都不是刚性的,所以这种组织具有明显的柔性。推动这种组织形成和演化的动力是对最大利益的追求和生产及交易成本的降低。这种组织不追求形式的完美,而把“有效”和“实用”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这种组织中,往往没有僵化的行政体制和明确的行政分工,一人多职和一人多能非常普遍,它们以市场为依托,以产品开发和地域协作为纽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大效率形成上自老板、下至员工联合组成的一个“攻关组织”或“突击团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某种新产品的开发和对某种市场的占领。

中小企业独特的柔性组织形态使得地域内企业间的关联和协作非常容易,大家在产品和市场上互相依赖,在产品结构上往往具有很高的关联和配套。当然,大家还有共同的网络、共同的渠道和共同的利益,这样,与传统刚性组织的大型国有企业来比,其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更富有提升的空间。这种组织结构在中小企业中更为普遍,因为在发展规模比较大的中小企业中,新古典企业组织的“U”形结构已初见端倪,但即便如此,由于该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所依赖的各种协作关系,柔性结构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还是要比同等规模的其他企业突出得多。从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的发展演化趋势来看,组织扁平化、小型化、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当然,中小企业形成和依附的这种柔性组织并不规范,不能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协作化的现代企业组织相提并论。但从这种不规范的柔性组织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来看,毫无疑问,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适宜和有效的。

(八)受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力强

制度环境是一个包含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复合体。制度不一定都是由各级政府制定的,它也可以是自发形成的或由习俗、惯例演化而来的。当正式制度不足以扶持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时,一些以习俗、礼数、文化和社会地域规范等市场惯例为主的非正式制度就会自动补充和替代正式制度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正式制度不一定比非正式制度有效,制度的有效性主要是看其在规范人们行为时的效率和结果。在某种情况下,当正式制度表现出无效或低效时,某些非正式制度就会补充和替代这些正式制度,从而使某种有效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中小企业正是由非正式制度安排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制度是一套历史上沿袭下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则,如家庭伦理、礼俗、乡规、习惯等。虽然这些规则是民间的、非正式的和口头的行为规范,但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可以用来解决人们交易中的摩擦、矛盾和冲突。因此,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起到了补充和替代的作用。在转型期,由于双轨制的存在和正式制度的不健全,非正式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正式制度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更是这样。家庭经济在双轨制中的灵活性和对市场体制的亲和性,使得家庭工业以非正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进行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些习俗和传统积累的惯例以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紧密的社会互动为基础,比正规的法律更有效。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兴起,非正式制度也得到不断强化,其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有效性会使后者进一步加重对其的依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